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京1986 > 第354章 不费吹灰之力

第354章 不费吹灰之力(1/2)

目录

第354章 不费吹灰之力

两家软件公司安排游戏开发只能算是一部闲棋,大家的本职工作依旧是研发各类软件。

“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暂时进度如何”

操作系统主脉迁徙到东京,申城这边自然要有别的主业。

数据库相关软件,就是竹下雅人为他们找的新方向。

一旦成功上线,起码可以拿下中日两国大部分市场。

“软件还在调试中,我们和甲骨文的数据库软件差距明显。”

听完员工的汇报,青年左手拖着下巴,右手食指轻轻敲击桌面。

“差距明显就招人,找该领域技术强人合作。公司不差钱,更在意产品品质。”

“不过也不能要求太高,只要和甲骨文的数据库系统没有太明显的差距,就可以选择上线。”

和甲骨文数据库系统有差距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差距过大。大不了到时候价格卖便宜一点,先把市场抢占。

再说了,只有上线之后拿到足够多的数据资料,才能更好的对软件进行完善。

单纯的闭门造车,很难完成对甲骨文的超越。

“是,会长,我们明白。”

“嗯,那就好。”

除了数据库业务,申城的软件公司还有许多工业软件项目。

这些工业软件有的用于星海集团中国工厂,但大多卖给中国巨头公司。

比如说中石化,或者是眼下还未拆分的邮电部相关公司。

不过因处于初期推广阶段,目前只能赚点小钱。

了解完申城软件公司动向,青年来到申城工地。

因为是梅雨天气,只有少数人在作业。

“不错,工地小屋不漏雨还很暖和。”

竹下雅人一连查看了100多个房间,发现每一间屋内地面都较为干燥。

看来在住这方面,藏重信隆等了确实废了心思。

“会长过奖了,这都是我们应该的。”

“没必要谦虚,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虽然工人居住的都是临时样板房,床也都是上下铺,但星海集团的居住环境确实算相当不错。

起码每个人除了床铺,还有放东西的地方,和16人的大学宿舍没什么区别。

住的地方不错,吃的也得到明显改善。

一大锅一大锅的酸菜,里边白的大肥肉足足有四分之一。

“伙食就应该这样,工人不吃肉怎么有力气工作。”

虽然竹下雅人吃不下锅里的大肥肉,但他知道,对九十年代的工人来说,肥肉要远比瘦肉更美味。

没办法,大多数普通人每个月可能就吃一两次肉,肚里子根本没什么油水。

“是,会长教训的是,我们以后一定让建筑工人吃好。”

“嗯,不错,做到知错能改就非常好。”

申城除了工地,他第三关心的自然是分公司申城星海食品,以及申城箱包厂。

前者当前主要生产的是脉动能量饮料、方便面和茶饮料。

其中的方便面,是公司产品的重中之重。

星海食品的饮料产业,完全是靠着方便面的力量攻城掠地。

“我们可不可以生产一种干吃的方便面。包装缩小一点,价格也要下调到5毛,然后调味料直接撒在面饼上,主攻学生市场。”

“至于油包和蔬菜包,就不用再往里放了,我们是干吃方便面,也就是干脆面嘛。”

干脆面,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中国学生,童年必不可少的一类小零食。

很多学生为了找到想要的水浒卡、三国卡,甚至成箱进行购买。

唯一的小缺点可能就是会造成浪费。

个别人为了抽到某张闪卡或者是稀有卡,选择光拆方便面找卡然后面饼不要。

不过这类人应该是极少数,并且自己不吃完全可以送给同学。

不像后来的偶像事件,粉丝买牛奶抽偶像周边,然后将牛奶白白倒掉。

当然,干脆面里放卡片,属于杀手锏级别手法。

青年不打算一开始就使用,他准备等市场有厂家跟风的时候,再使出这一招。

“没问题,我们明天就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

星海食品中国区社长吉村佳彦也觉得研发干脆面,主攻学生市场很有前途,内心对自家会长更加的崇拜了。

真不愧是靠着创新起家的国民级富豪,随便一个点子都这么棒。

干脆面都有了,另一款小学生的最爱辣条自然也不能放过。

他回忆了一下辣条的成份,然后再次开口推荐道。

“除了干脆面,我们还可以制作辣条”

“辣条”

吉村佳彦很是不解,希望思想有些天马行空的会长能详细的描述一下。

“辣条这东西,原理很简单。就是面粉制作的细筋条,然后用油炸的方式炸香,外面撒上辣椒、白等调味料。”

光用嘴说不太直观,竹下雅人干脆让秘书给自己一份纸笔,然后他自己画出辣条模样。

产品的美学设计也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一环。

同样成本同样价格的产品,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更漂亮的哪一个。

并且就算同样成本,漂亮的那个价格高,很多人也愿意为好看做冤大头。

为此青年特意找专人学习美术的素描和上色。

这样他就可以将脑袋里好看的手机外形,以及更多后世已经司空见惯,但提前5到10年可以惊为天人的设计拿出来。

“原来是一根一根的呀,但小学生能愿意吃吗”

“放心,绝对没问题。”

竹下雅人非常肯定,因为后世已经证明,中国的小孩子,以及部分大人都对辣条非常痴迷。

但他又想到各地区的差异,便再次提议道。

“不过中国各个地方能接受的辣度不同,那些能吃辣的就多放点辣椒面,不能吃的就少放点。”

“因地制宜的进行发展,找出最适合的口味。”

竹下雅人越说越兴奋,

“还有,我们也可以发售不同辣味的辣条。比如说特辣、超辣、中辣……也可以发售烧烤、红烧等不同口味的辣条。”

“如果在中国得到推广,甚至可以拿到日本去售卖。”

辣条作为一种美食,后世除了中国人,少部分的外国人也可以接受。

青年想要试一试,看能不能发展成日本小孩子也喜欢的零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