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赵昆方报信木小叶出招(1/2)
午后的大清河边,贾渊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河面,远处的鱼漂不时的晃动,不知道是不是水下的鱼儿在「摇铃」加餐,木小叶眉头紧锁的盯着一页《大唐律疏》,好像非要从中发现什么发财致富奔小康的法律漏洞。
师徒俩好似相安无事的各自忙活,实际都已经灵魂出窍、神游太虚。此时,他们都想着同一个人,温天衢。
......
贾渊回想前,也就是木秋亭一行受伤回村的那天后半夜,温天衢悄悄一个人出了庄子。
自从上次铁匠铺第一次来家里盖书屋,懊恼自己警惕性太差之后,贾渊稍稍恢复了自己的警戒范围。而那天晚上,睡梦中的贾渊察觉有人在外边轻声急走,于是披上衣衫,悄然出现在了村东头的大树枝上。贾渊看到好像特意绕路来的温天衢从村东头出了庄子,直奔清河庄东边的小星山一带。贾渊见此,略有犹豫之后,挥挥衣袖消失在了原地。自始至终没有人察觉那里多了一个人、又少了一个人。
小星山出产煤矿,铁匠铺用的焦煤就是小星山专供的。这里一溜村子也是当年太祖征调的亲兵卫潜伏而来,村子都以煤矿矿坑编号为名字,分为甲字矿、乙字矿、丙字矿......正好十个村庄。
只见温天衢出了清河庄一路急奔,直到丙字矿村外的一处废旧矿山才停下。一阵长短夹杂的猫头鹰叫从温天衢口中发出,村子里出来一个人与温天衢碰面。
因为矿山突兀,贾渊只能远远的盯着。夜幕下的黑暗并不影响目力极好的贾渊看清来人,但双方交头接耳的交流方式叫贾渊无法通过唇语得知两人到底说了些什么。
和贾渊的猜想不太一样,来人不是什么山外之人;是个贾渊回乡前所掌握资料里的「熟人」——清河乡挑货郎赵昆方。
他还有个真实的底层身份,清河乡太祖亲兵卫的探行官。平日里以乡间挑货郎为掩护,秘密为挑货郎传递着山内外的消息和指令。
两人简短的几句话,温天衢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递给赵昆方,之后就分开了。见赵昆方消失在村子里之后,温天衢才东游西逛谨慎的回了清河庄铁匠铺。
随后跟着温天衢身后闪回家中的贾渊并没有妄下结论。不管是「0.1个文化人」温天衢正常的消息传递,还是「不该出现在山里的额外读书人」温天衢已经与赵昆方勾结密谋,贾渊只要盯好身边的温天衢一切自有答案。
然而除了第二天温铁柱与石济平正大光明的去清林城送信,温天衢再也没有离开过清河庄,还一直在贾家卖力地指挥众人盖书屋。
直到今天,木小叶见送信的两人回来就吵吵进铁匠铺顺酒的反常举动,让贾渊不由联想,温天衢与木家定有牵扯谋秘。这样的话,温天衢、木秋亭、赵昆方,还有自己看好的木小叶,万一事情朝坏的方向发展,清河庄甚至清河乡的亲兵卫就不大好办了。
想着这些,贾渊心里和水下一直等不来加餐的鱼儿一样略显皱眉。
——————
而木小叶想得简单的多。从温铁柱口中得知石济平一路上一直很正常,木小叶最初的反应是,引蛇出洞A计划失败了?!?
再仔细想想,又燃起了希望。木小叶是知道自己干爹安排了暗桩的,虽然不知道暗桩具体是谁,但等暗桩把他看到的情况与温天衢汇报之后,可能石济平没有温铁柱口中那么简单呢?
但不管这次计划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木小叶现在都需要开始做下一步计划了。这次针对张石的行动,木小叶为此取了一个非常自得的代号——「石姜行动」。
石姜,中药名,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石姜又俗称蟑螂。
就这样,木小叶盯着《大唐律疏》,寻找着漏洞与猜想,制定起下一步的计划。
——————
「情况就是这样。爹,木叔,咱是不是想多了?」温铁柱伸伸有点憋得发麻的腿,不以为然的说道。这是晚饭后,温天衢带着温铁柱以看望养伤的木秋亭为由,来到了木家。此时,爷儿四个窝在木秋亭床前嘀嘀咕咕,活像一撮扎堆的小蘑菇。
而要强且识大体的木向南知道:两个「大人物」这是要商量要事,就坚持不让人替班、去村口站岗放哨了。要不然,这撮儿小蘑菇成也不好办。谋事不密,反受其累——木秋亭对自己大儿子有眼力劲的举动颇为满意。
「铁柱是个靠谱的孩子,木叔相信铁柱的话,也赞成铁柱的初步判断。」还需要再养几天才能随意下地的木秋亭首先肯定了温铁柱。从温铁柱的详细复述与观察角度,石济平确实没有什么反常言语和动作。
「但,如此定论还为时尚早。这毕竟关系着我们清河庄乃至整个亲兵卫的使命。」木秋亭话头一转,补充道,「赵瘸子那边,定的什么时候再见面。」
「之前约好的,铁柱和石头送信回来的当天晚上,后半夜村东头荻花坡见。」温天衢回着木秋亭的问题,「我想也只能等他来了,看看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了。」
「这跟赵瘸子有啥关系?」温铁柱并不知道暗桩的事儿,还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这次「石姜行动」光荣的唯一执行者,没想到还有第二个人。
「等等~赵瘸子?他是这次的暗桩?」木小叶是知道暗桩的安排的。他没想到的是,那个本身一点都不瘸、但因为扁担压得晃悠、在十里八乡之间走街串巷的挑货郎赵昆方,能是如此让两位老爹放心的人。
「赵昆方,你们赵叔,是现在的亲兵卫探行官。」温天衢出声解释道,「而探行官传承相对独立,不是亲兵卫出身,但直属于亲兵卫营级统领营统官麾下。我们清河亲兵卫散作满天星、扎根在这群山之中,没有常设的营统官,只有在重大行动时朝堂才会钦命一名营统官临时指挥。」
「那......」木小叶听这么说又有了新疑问要问。
「叶哥,是要问为啥你干爹可以联系赵昆方?而为啥又偏偏选赵昆方当这次的暗桩?」木秋亭总是对自己小儿子木小叶这种疑惑抱有恶趣味。谁叫给这么一个机灵孩子当爹不好显示父威呢,只好抓住这种机会,用经验和信息差嘚瑟一波。
「探行官虽然直属营统官,但营级麾下的行书统、讯备统和旅领官,作为横向平级在紧急情况下是可以主动联系探行官的。
我们清河扎根的亲兵卫最初有一营三百余人的建制。麾下共有三个旅领官,你亲爹我是其中一个;讯备统现在就是你干爹温天衢这个老铁胚疙瘩;而行书统,四十年前石书源石夫子去世之后,朝堂就没再任命了。..
身为探行官的赵昆方,跟踪探行的功夫是看家的本事,能力方面绝对可靠。而对于这个人可不可靠~赵昆方不仅是有朝廷正经任命诰身的,而且身居上下沟通的要职。如果连他都有问题,那我大唐就要离覆灭不远了。」
——————
听到木秋亭对亲兵卫更加详细的架构解释,这时的木小叶对这个探行官赵昆方有点「刮目相看」了。没想到自己月月撇油的挑货郎赵瘸子居然是暗桩,还是余则成似的那种情报员。佩服佩服,那下次小爷就手下留情......少撇你点儿油喽。
同时对赵昆方要带回来的消息充满了期待。也越发的对清河乡、亲兵卫、星宿山......对这个大唐世界充满了好奇。
......
再三被哄去睡觉的木小叶和温铁柱,不情不愿的进了东厢房。没一会,心大的温铁柱就打起了轻鼾。而木小叶干巴巴的躺在拥挤的小床上,心里反刍着刚刚两位老爹讲的信息,耳朵听着外边的动静,实在有点睡不着。
一直到后半夜,听着干爹离开的声音,木小叶更加对温天衢要带回来的消息充满了期待。
——————
「砰」,院子里传来一声闷响,一直未合眼的木小叶知道这是温天衢回来故意发出的响动。一骨碌的爬起身子,踹踹睡得香甜的温铁柱,也不管温铁柱到底有没有被踹醒,胡乱地套上衣服,推开了厢房门。
「干爹~」木小叶捏着嗓子叫了一声要进正屋的温天衢,却见正开门迎温天衢进屋的南林玉正瞪着自己。
「还不回去睡觉!」南林玉低声叱喝着木小叶,就要把门关上。知道自己的丈夫和温天衢一伙在筹备着什么。不说的不问,全力配合支持,这也是素来养成的习惯和亲兵卫的条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