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长久之计(1/2)
不干则已,要干就得干好。
这就是郭媛的工作特点,一旦认准了某条工作思路,那么就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完全不吝啬在这个阶段放下自己领导的架子,只要能够推动工作,什么事情都好说。
刚刚过完五一小长假,周游就把报告交给了郭媛。
这份报告中除了有关于直播卖货的所有情况,还按照郭媛的意思,对困难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十几天的直播时间,周游也积攒了很多的想法,并且这段时间,他也从网上找了不少关于直播带货存在的隐患,再结合王奶奶的实际情况,最终列出了三条需要得到妥善解决的困难。
一个就是随着订单量的增长,运费的问题,这个可以说是最大的经济问题。
对于这个,郭媛笑了笑,说道:“这个倒是很容易解决,全区的经济会议上特别提出了要加强协作,快递这方面,可以跟邮政联系,虽然速度比较慢,可是比较容易达成合作。”
周游喜出望外,说道:“快慢问题不大,慢也就是慢两天,这些东西也不是生鲜,不怕时间长。”
剩下的两条问题,则是关乎到直播间的后续发展。
周游已经慢慢察觉到,虽然王奶奶的个人意愿很强,可是毕竟已经年过七旬,白天的不断干活,再加上晚上的直播,已经给王奶奶的身体带来了不少负担,有几次甚至都看到王奶奶的手在颤抖。
所以,如果想要直播间长期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解决人手的问题。
不光是要解决王奶奶的工作强度,也要解决直播间的各项问题,包括商品的包装和邮寄,还有客服,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周游和马晶晶在兼职处理,眼下虽然还可以接受,但是并非长久之计。
最后则是关于直播带货的保障。
网络上面各种各样的直播间,都有自己的售后和品牌保护,如果涉及到产品的质量纠纷,也都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可是对于王奶奶的直播间,目前还只是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
看完周游写的问题之后,郭媛问道:“我记得过年的时候,老太太说过想要安装一部电梯对吧?”
周游点头说道:“对,所以王奶奶这次愿意搞直播带货,也是希望能够赚点资金,到时候再加上她这些年攒的退休工资,说不定就能够装电梯了。”
“把这个问题写进去。”
“啊?写电梯的安装吗?”
“对,这次的直播带货是不同于以往的,这是街道对于银发经济的重要创新,必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而且这也是群众真实面对的问题,我们既然解决不了,至少可以把它提供给有能力解决的人,至于最终的结果,那就不是我们能够干预的了。”
周游点了点头,这方面的策略和眼光,郭媛倒是比普通人要激进和大胆得多。
最后,郭媛说道:“还有,这样的直播带货,算不算创业?”
周游愣了下,旋即就明白了郭媛的意思,问道:“您的意思是,我去问问人社局,能不能申请创业补贴?”
“对,虽然只有几千块钱,不过都是政府的补贴,要是能申请,为什么不要?”
“我明白了,我把报告写完之后就去联系人社局。”
有了郭媛的大力推动,王奶奶的直播带货顿时成为了社会服务中心的重点工作。
郭媛拿着报告先后找了汪主任和李书记进行汇报。
这几年,电商的发展全国人民都有目共睹,达坂城区也有不少居民尝试去做电商和直播带货,只不过大部分人都只是心血来潮,没有做过充分的准备,也没有进行过培训,往往坚持了几天之后就放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