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游龙传之魂断敦煌 > 第189章 桃李迎夏香琥珀

第189章 桃李迎夏香琥珀(2/2)

目录

晔华思索片刻,回道:“皇上,咱们可以发动江湖上的眼线,让他们帮忙寻找王海龙的下落。那些江湖豪杰遍布各地,消息灵通。同时,派出快马使者,在各个重要城镇张贴皇榜,写明事情紧急,以重金悬赏。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定能尽快找到王海龙大哥。”

晔成微微点头,神色依旧凝重:“也只能如此了,希望王海龙大哥能尽快归来,助我化解这场危机,否则我中州国百姓,怕是要生灵涂炭,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了。这倭日国,我定不会放过它,待危机解除,定要让它为今日的恶行付出惨痛代价!”

在中州国那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的朝堂之上,雕龙画凤的梁柱仿佛也被这沉重的氛围压得喘不过气。皇帝晔成眉头紧锁,额头的皱纹如沟壑般深刻,他在大殿中来回急促踱步,脚步声在空旷的殿内回响,每一步都踏在众人紧绷的心弦上。他的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闪过一个又一个念头,试图从中找出破局之法,拯救中州国于这四国合围的绝境之中。

就在晔成绞尽脑汁之时,一位猛将的身影突然在他脑海中浮现——何云昌。何云昌,那曾在沙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手持长枪,胯下战马嘶鸣,冲锋在前,杀得敌人丢盔弃甲。他为中州国立下的赫赫战功,至今仍被百姓们传颂,是当之无愧的虎将。只是时光匆匆,不知如今他年龄几何,还能否重新跨上战马,挥舞长枪,保家卫国。

经多方打听询问,得知何云昌将军今年已五十有六。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鬓角的白发也悄然丛生。然而,当何云昌听闻国家有难,那眼中沉寂许久的火焰瞬间复燃,坚毅与报国的热忱丝毫不减当年。他毫不犹豫,即刻进宫求见皇帝,脚步匆匆,身姿依旧挺拔。

踏入朝堂,何云昌“扑通”一声跪地,声音洪亮却带着几分急切:“陛下,臣听闻四国来犯,国家危在旦夕,恳请陛下允臣带兵出征,杀退外敌!”

皇帝晔成看着眼前这位老将,心中满是感动与敬佩,眼眶微微泛红。他缓缓上前,亲手扶起何云昌,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与担忧:“何将军,您的忠心朕深知,日月可鉴。只是您年事已高,战场瞬息万变,凶险万分,朕实在不忍让您再涉险地,万一有个闪失,朕于心何忍。”

何云昌一听,情绪愈发激动,再次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陛下,臣虽已年迈,但这一腔热血从未冷却,每日鸡鸣便起,勤练武艺,从未荒废。国家危难之际,正是臣粉身碎骨报效之时,恳请陛下应允!只要臣还有一口气在,定能为陛下冲锋陷阵,杀尽贼寇!”

晔成心中动容,双手微微颤抖,可想到老将的安危,还是狠下心来,依旧婉言谢绝。何云昌见皇帝心意已决,知道强求无用,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既然如此,臣愿派出自己的四个儿子,长子何言忠,次子何言孝,三子何言节,四子何言义,他们皆是年轻有为,自幼跟随臣习武,武艺高强。恳请陛下安排一次比武,让他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为国家效力。若能杀敌报国,也算是臣尽了一份力。”

晔成略作思忖,看着何云昌恳切的眼神,点头应允:“如此甚好,便让四位公子在比武中一展身手,若真有大才,朕定当委以重任。”

数日后,比武场上刀光剑影。何言忠枪法凌厉,何言孝剑术精湛,何言节拳法刚猛,何言义弓术超群,四兄弟的出色表现赢得众人喝彩。

就在此时,侍卫匆匆入殿,脚步慌乱,跪地禀报道:“陛下,有两位故人求见。”晔成疑惑道:“故人?宣他们进来。”

片刻后,只见林官峰和何鲁峰大步走进殿内,步伐沉稳有力,两人身后还跟着一列威风凛凛的亲卫兵,整齐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林官峰和何鲁峰跪地行礼,林官峰朗声道:“陛下,我等听闻中州国遭遇危机,心急如焚,特带着亲卫兵前来支援,愿为陛下分忧解难,共御外敌!”

晔成又惊又喜,连忙起身相迎,脸上的阴霾瞬间消散几分:“两位将军,你们能来,实在是太好了!朕正愁兵力不足,如今有你们相助,犹如雪中送炭。”何鲁峰起身,目光坚定,犹如寒夜中的星辰:“陛下放心,我等定当全力以赴,与中州国共存亡!”

朝堂之上,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何云昌将军的四个儿子即将奔赴战场,林官峰和何鲁峰带来的亲卫兵也士气高昂,他们握紧手中的兵器,眼神中透着无畏的光芒。

就在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之时,又有侍卫匆匆来报:“陛下,王海龙大侠、徐京真卿大侠一行已至京都,正在宫外候旨!”

晔成听闻,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的光芒,激动地双手一拍:“快,快宣他们进宫!”

不一会儿,王海龙、徐京真卿带着女侠木木大步走进大殿,身后跟着一身红衣似火的绯瑶,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盈摆动,那绝美的面容下藏着一颗炽热的侠义之心;还有身披黑色披风的少年林瞳雨,他好奇地张望着朝堂,虽身形稚嫩,可眼神中满是坚毅。

王海龙单膝跪地:“陛下,我们听闻中州国面临危机,星夜兼程赶来相助!”

晔成快步走下台阶,亲手扶起王海龙,眼中满是感激:“王海龙大哥,你们来得太及时了!如今四国来犯,朕正焦头烂额,无计可施。”

徐京真卿拱手道:“陛下莫急,我们既已到此,定与中州国同进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