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烧饼娘子(二)(1/2)
第548章 烧饼娘子(二)
崔巧的烧饼摊子还在原来的位置上,现在已经过了早饭时间,摊子前面没有人。
她坐在炉子前打盹儿,面上显着憔悴而疲惫。
“娘,”忽然,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从她家的院子里跑出来,一边跑一边喊道:“奶奶要喝水,我给她倒水了呢。”
小男孩蹬蹬跑过去,崔巧惊醒,看见儿子就笑了起来,抱着他道:“我儿真乖,都能帮娘的忙了。”
“娘,你是不是很累”小男孩子问道。
崔巧摇头,“不累的,为了小宝,娘永远都不会累。”
小男孩笑嘻嘻的。
“杜先生,”有人从杜九言身后走过来,她转过头去,笑着道:“柴保长。”
柴保长道:“您今天还是查案子吗,有什么事,可需要我帮忙”
杜九言问道:“不是说送子娘娘庙很灵的吗,没有去过吗”
柴保长很尴尬,“对不住啊杜先生,她一向都是这样,风一阵雨一阵,神神叨叨的。”
“我不是,他还没有回来。”杜九言道。
柴保长没多想,随口答道:“是啊,胡饮以前一年还回来两次,但今年过年都没有回来。她一女人女人撑着家,确实苦啊。”
柴保长回道:“
杜九言笑着点头,“刚才看到你儿子了,很可爱啊。”
柴保长回道:“就一个儿子,刚才您看到了吧,今年才两岁。说起来这事儿还是命苦,她十六岁嫁过来,七八年都没有孩子,好不容易前两年怀上了,生了这个儿子,胡家也算是有后了。”
“她要是有这个意愿,可以让她去三尺堂找我。”杜九言道:“能帮我一定会帮的。”
“好药的话,多少钱一副要吃多久呢”杜九言问道。
这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只能兴叹了。
“送子娘娘庙,是有孕的人去求子。要是不怀孕,就去钟山庙里求菩萨。那边灵的很呢。”柴太太道:“就隔壁的那个梧桐巷里的刘家,家里媳妇十多年不生,夫妻两个人吵吵闹闹五六年,这不,前年讨了个狐狸精回来,也是两年不生,去年去拜了几回菩萨,回来就有了。”
“哪能不能去呢。哪个庙都去了,各式各样的婆子也不知道瞧了多少个。”
不过,她现在改变了主意,应该去问问的。
两个人回到枯井,自然没有额外的收获,杜九言辞了柴保长,去了崔巧的烧饼摊子。
“一个月十五副药,一副药就要四百文钱。以前日子好的时候,还能放两根参须,现在不敢放,实在是……吃不起了。”崔巧道。
崔巧擦了擦手,将围裙接下来,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杜九言进去,就看到老太太正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打着盹儿,脸色蜡黄,枯瘦虚弱。
“刚生了个大胖小子,白白嫩嫩的,讨喜的很。”
“赶紧做你的事去,听你说话就头疼。”柴保长拉着杜九言走,“杜先生,您别听这娘们胡咧咧。就是嫌自己日子过的太平静了,非得弄的鸡飞狗跳才高兴。”
柴太太啐了一口,唬道:“打就打,我还怕他不成。”
杜九言拱手道谢,“她去的最多的是哪个庙呢”
“也算是吧,不过高氏以后就要可怜了,上面照顾老的,。这哪是正妻哦,分明就是个老妈子。”
难怪了,以崔巧的年纪,如果成亲早些,孩子估摸着要有八九岁才对,这个儿子,年纪太小了。
“你去找大夫来,让大夫再给你婆母瞧瞧。药费我帮你出了。”杜九言道。
崔巧说着,垂着头用袖子抹着眼泪。
杜九言笑了起来,“就梧桐巷里吗那可真是苦尽甘来了。”
“是我。您先给崔娘子的婆母看病,诊断一下她现在的病情。”
娘娘庙里也有和尚,她昨天没有去问的原因,是因为娘娘庙就在城内,对城内的案件应该有所了解才对。
崔巧一愣,“要很多钱的,使不得……使不得。”
“问这个啊,”柴太太道:“崔巧不能生,看了一堆大夫吃药,这才生了小宝。”
杜九言颔首,“能修补好吗”
“是,我是杜九言。”
“嗯。”杜九言随口问道:“崔巧很辛苦啊,她一个人照顾老小,还要卖烧饼。”
“没事。我帮你看着摊子,你早去早回。”杜九言说着,拿着凳子坐下来。
杜九言颔首。
柴太太很高兴,“我回头碰见她就告诉她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