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人情来往(二)(1/2)
第539章 人情来往(二)
杜九言无事不登三宝殿,一早就等在了大理寺门外。
“钱大人,”她热情地拱着手,老远就行礼,“你老昨晚睡的可好,心情可好”
钱羽打量着她,“杜先生有话直说,本官虽睡的好心情好,可是事情也很多啊。”
这小子,肯定有所求。
“那学生长话短说。”杜九言道:“吴典寅吴大人,想要留在京城做知府。”
这也太直接了,钱羽愣了一下,道:“宝庆知府吴典寅”
“大人好记性,”杜九言道:“正是他。”
钱羽道:“你这算闲事呢,还是给自己留门路”
“算闲事,纯粹是讲义气。”杜九言道:“大人,您也管管闲事吧。吴大人为人朴实,您好好教导一番,收做门生,将来必定能成为您的左膀右臂。”
“你们王爷又出去了”杜九言看着谢桦,昨天桂王好像也出去办事了。
杜九言笑着道:“这杆是您递给学生的,学生要是不爬,让您光杆了,多不给面子。”
谢桦回道:“是,王爷上午就进宫了,圣上找王爷有事。”
杜九言实在太嫌弃了,经过了六十万两银票后,她对十两银子毫无兴趣。
桂王不懂,扭来扭去高兴地道:“他们使者昨天到的京城,来求封顺便求亲。”
杜九言拱着手千恩万谢,“大人辛苦了,晚上让吴大人请您喝酒。”
“我很想拒绝您。”杜九言道。
钱羽笑了,“你不是喜欢多管闲事吗吴典寅的知府,你不想求我活动了”
“行了,你回去让吴典寅到吏部办手续。”钱羽道:“你说的还真是有道理,本官要真的明天去,这事儿就又要多费一番周折了。”
“我要去告诉鲁大人,你刚才说的这番话。”
钱羽吩咐书吏,道:“去将枯井男尸案取来给杜先生。”
“臭小子,”钱羽道:“顺着杆子就爬,一点不客气啊。”
这些本事到鲁阁老面前,她一样都施展不开,只能恭恭敬敬地听鲁阁老训斥。
杜九言嘴角抽了抽,“讼费加办案费,不管案子破不破,您都得给双份。”
“干什么”杜九言戒备地看着他,“有话好好说啊,别伤了兄弟感情。”
杜九言接过来拆开卷宗一眼过去,就开始头疼。
“死了”杜九言惊觉地看着书吏,书吏摆着手道:“不是别的原因,是生病死的,去年初的事情,和这个案子没有关系。”
“缘……缘分”杜九言擦了擦汗,“大人,我觉得您对我可能有点误会。”
杜九言送他进了吏部,自己拢着袖子在门口等着。
所以说她聪明精明。
“您不能将这些名捕们都查不出的案子,拿来给我办。我查不出来,那是应该的,因为我不是捕快,可这却会影响我的名声。”
杜九言摆着手,在钱羽对面坐下来。
“嗯,嗯。”杜九言敷衍钱羽,随口应了。
钱羽哈哈大笑,道:“难怪你不敢去找鲁阁老,天天到本官面前来。”
“嗯。”杜九言一个人坐在暖阁里开始看卷宗,越看越头疼,倒在炕上打了个盹儿,隐隐约约仿佛有人在盯着她,她猛然睁开眼,就看到桂王正坐在对面。
杜九言站着没动,“大人,您都说了这位置很抢手,您明天去了,岂不是给了更多人机会。”
杜九言不情不愿地跟着他去了大理寺衙门。
桂王啪叽拍她的头,“别胡思乱想,和我没有关系。我就单纯的高兴而已。”
吴典寅是懂的,所以点头应是,“此事我清楚的,你放心,绝不会把事办坏了。”
杜九言颠颠地跟着他,“如果知府不行,您在六部给谋个差事也行啊。”
杜九言心不甘情不愿地接过来。
“聊胜于无。”杜九言拿了十两银子去找吴典寅,将钱羽的话说了一遍,“……大人,您现在就去吏部报道,把这件事速速落成了,免得夜长梦多,又出幺蛾子。”
半柱香的时间,钱羽从里面出来了,脸上挂着笑,杜九言迎过去,问道:“怎么样”
上午就述职的事敲定了,办事效率之高,令他惊讶。
“没事,大人说了我自能圆过来的。”
吴典寅收拾了一下,由女婿陪着去了衙门。
“能者多劳。”钱羽道:“这几个案子,交给你还有点希望能办成,要是交给别人,那铁定是没有可能了。”
钱羽哭笑不得,“顺天知府虽不是肥职,可因为在京城,想要的人还是很多。”
“毕竟我和李骁认识,算是朋友。他做了新王我替他高兴。”
“倒是忘记了,你有三寸不烂之舌,能把人说死。”钱羽道。
杜九言应是了一声,揣着卷宗道:“大人,您要不要提前支付一些差旅费”
“取十两银子给杜先生,”钱羽大方爽快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