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讼师 > 第537章 邵阳来信(三)

第537章 邵阳来信(三)(1/2)

目录

第537章 邵阳来信(三)

一车的宝庆府特产。不是因为宝庆府特产多,而是因为每一种都备了足够的份量。

比如这红辣椒,硬生生拖了两麻袋。

杜九言一脸惊愕,“大人,您来就来了,还带了这么多的礼,这辣椒……吃不完啊。”

“这可不是我带的。”吴典寅笑着道:“是百姓们知道我来,托我捎带的。”

“说带过来给你送礼,京城的官多,你又没什么钱,这送什么都不如送家乡的特产好,又真诚又省钱。”吴典寅笑着道:“你也别问东西都是谁给的,给的人太多,我实在是记不得了。”

杜九言和跛子对视,两人都笑了起来。

“何德何能。”杜九言微微叹了口气,“我在的时候,也没有给他们什么东西……这些,受之有愧啊。”

吴典寅道:“我也跟着沾光了。送你的时候,顺便也送了我不少,还十里相送,远远的百姓们还留在官道上,请我定要再回去做宝庆知府。”

“大人是父母官,大家送您都是真心实意的。”杜九言笑着,和谢桦道:“劳驾公公您整理一下了,明日我们再讨论看看,怎么送人。”

没有人比小萝卜更加害怕这些了吧,

“我哄你睡觉。”杜九言道:“等你睡着了,我再走。”

吴典寅有些激动,“你可方便,如果不方便,我就让我女婿去求安国公。”吴典寅道。

上了茶,吴典寅道:“昨天就听说荆崖冲的事情了,只可惜我来晚了一步,没有看到那个盛况空前的场面。”

“这些金银珠宝,就是给后世子孙的,有朝一日若大周有难,子孙就将这些珠宝取出来,就能力挽狂澜,重振大周!”

“说的这么可怜,”桂王走了进来,道:“走,义父给你讲故事。”

“先不说这些,”吴典寅想起来,递给她两封信,“一封是西南的刘先生让我转交的,一封则是银手让我转交给你的。”

“不瞒你们说,我确实想留在京城。这一次还想着,如果能留在京城,降到五品领个闲职我也愿意。”吴典寅道:“我和你们说过吧,我长女嫁的是安国公府的庶支,女婿原本在安国公府里当差,去年底才顶了空职,托了安国公的关系进了东城兵马司当差。”

“我看看刘先生给我的信,”杜九言将刘嵘勤的信拿出来。信中,刘嵘勤说,邵阳没有三尺堂以后,再上堂辩讼,总觉得少了什么。

小萝卜在桂王的坚持之下,在杜九言的隔壁收拾出了一间房,今天第一次住。

杜九言道谢,将两封信收好,陪着吴典寅去暖阁里坐着。

谢桦应是,吩咐人开始搬东西。

杜九言摸了摸鼻子,道:“圣上是明君,他的存在就是力挽狂澜,根本不需要借助外力。”

“你、不是说这些宝藏,是留给赵家人力挽狂澜的吗你找到后把掉,以后还怎么力挽狂澜”

“我要再看一遍。”闹儿拿着信和子坐在一边去看,小萝卜也凑过去,三个人小声念着信。

“如果我能留在京城,一家人也算是团聚了。”

“比如,集齐她七件遗物,在她每件遗物里都藏着一片寻宝图。等将这些碎片拼凑完成,就会显现出一张完整的图。这张图会告诉我们,在大周的某一个地方,藏着一堆的金银珠宝。”

“那也是下策,大人不看也罢。”杜九言道。

大家都很想念杜九言,希望她在京城一切顺利。

“那是好事,那是好事。”吴典寅若有所思,道:“我也能理解,在京为官本就不易,更何况他只是个知府。”

“先生说他很好,他年前到的矿山,一直就没有回过邵阳的家里。不过焦三来新化给他拜年了,还在矿山住了两日。”

杜九言叹气,“真是很好奇啊。”

她说着,拉着儿子回去。

“我要住新房子,”小萝卜拍着手道:“我还想去山里打猎。”

“他也很期待,这个奸细,能将祖师爷留在西南的信物找到,因为他们没有人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桂王蹙眉,道:“有应该是有的,但都两百年了,你认为有用”

“诶”杜九言道:“你的这个驳斥点,我觉得很刁钻。”

“确定了。”杜九言道:“他夫人的娘家就是松江府的,这一次能过去,他很高兴。”

“我一共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常见面,只有这个女儿有三年多没见了,我夫人也是天天惦记着。前些年她生两个孩子,我夫人都没能来看望。”

“银手又接了一个堤坝的修葺,等天气暖和以后就去上工了。如果我们今年回不去,年中的时候,银手就会到京城来找我们。”

所有人都没说话也没有赞同,就看他们父子两个人一脸兴奋地开始讨论如何挖宝藏,如何分掉这些钱,再如何掉这些钱。

有他做东家,护着子,那么子就不会被人欺负,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真的可以啊,”子看着闹儿,“你做老板,我唱戏。”

“大人言之有理。”杜九言道:“有件事,昨天我和府衙的齐大人聊天,他要调任去松江府,大人可想留在京城”

杜九言道:“虽然呢,我大多数时候是不赞同王爷的馊主意,但这一次我认为他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说着,冲着桂王笑。

杜九言将信收起来,一脸的疑惑,“真想去问问申道儒啊,祖师爷的信物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很值钱。”

杜九言陪着吴典寅进内院,“大人此番来述职,不回去了吧”

杜九言回礼,“大人太客气了,在宝庆您对我们照拂有加,现在我若能帮得上您,那也是我的荣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