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九流竹园(一)(1/2)
第466章 九流竹园(一)
“当时素肉在这里买。”方丈指了素斋堂门口,“当日卖了好几样素菜,排队就排了七八排。”
杜九言站在素斋堂的门口打量着四周。
这一片山朝廷都划拨给法华寺了,从素斋堂往北走,是个坡子,坡子子,她指着
“如果对方是个女娃娃的话,恐怕不容易。”方丈道:“从这里一直往下走,走上一盏茶的脚程,我们拦着篱笆的。一来是怕山里的牲畜野兽进来糟蹋菜园,二则是
“四面都围的”杜九言问道。
方丈点头,“四面抖围着的,篱笆有一人高,拴着荆棘,我们每年都请人专门修补。”
杜九言准备下去看看。
素斋堂并排的则是禅房,离着五六步的距离,一排排的单间,信徒们捐了香油钱后就可以免费住在里面。从禅房再往前去就是庙里僧人们住的一个大院子。
法华寺里一共有六十二在籍僧人。
“走过。”跛子道。
桂王道:“只要这个人真实存在过,就不可能查不到。”顿了顿又道:“或者,你可以主动告诉我。”
大家都看着她。
“他也确实很有学问。”跛子道:“方方面面都有建树。”
“通的。”方丈道:“有一道小门,老衲也常常去竹园坐坐。路上还特意铺了石砖,路还算好走,约莫有一炷香的脚程。”
那以前,关于他任何的痕迹,都没有。
“各位是来找我家先生的吗他回保定老家过年了。”小书童笑着道:“不过我们还留在这里,各位要是想来歇脚喝茶,小人这就去烧水煮茶。”
桂王哼了一声。
“王爷不用再让人查我了。”跛子道:“我是个无名无姓之人,您查不到的。”
杜九言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回头问随着来的小沙弥,“李家人来找的时候都找过哪些地方”
杜九言拱手道:“那就有劳了。如果看到她的物件就进城里三尺堂告诉我们。”
方丈点头,“这条路一般人也不知道,只有老衲和荆先生常来常往。”
篱笆墙很快就到了,都是用竹子和树枝连捆后扎在土里,上面围捆着带刺的荆棘。
“她们都寡妇。”杜九言道。
“有道理。”蔡卓如道。
“虽然小,但是从这里走出去四位内阁重臣以及无数三品大员。”桂王看着集贤书院,淡淡地道。
杜九言比了一下,篱笆墙的高度已经在她个头之上。
杜九言羡慕不已,“厉害啊。那荆先生岂不是桃李满天下,满朝文武除了圣上,就数他的门生最多了。”
跛子笑了,“那您还是继续查吧。”
一行人往南面走,杜九言发现院子门确实是关着的,再往南去就是一片竹林,竹林看上去很大,她问道:“这边往下是去哪里”
一条路都铺着大小不同的石头,虽是下山但还算好走,桂王很熟悉,杜九言回头看跛子,“你来走过这条路”
“我们来找人,沿着法华寺过来的,随便看看,就不叨扰了。”杜九言道。
春桃是童养媳,虽还没有成亲,但是在名义上就已经是李家那位死去公子的妻子。那位公子死了,她就是李家的寡妇。
“好,随便走走。”
大家都看着杜九言。
“说正经事,”杜九言打断他们的谈话,“继续说春桃失踪的事。”
“一定。”书童们道。
杜九言想了想,又问小沙弥,“师父们可有谁对春桃有印象的”
杜九言没有想到,她以为集贤书院在京城里面,“互相通的吗”
杜九言道:“这么说来,九流竹园离京城不近啊。”
杨氏说的很细,小书童很认真的听着,点点头道:“这位姑娘我没有见到,我去问问师兄弟。”
什么人有这样的本事,能将自己的过往抹的干干净净。
“差不多。”桂王道:“就算不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愿意拜他为师。”
春桃如果想要逃走,听吕氏的说法,她每天都有机会收拾齐整的离开。
无论从建筑的豪华程度以及占地大小,都没有显示出它是大周顶级的民间举办的书院。
杜九言道:“现在还不好说,但篮子和春桃有一个共同点。”
杜九言没说话,一行人到了集贤书院的
“我知道。”杨氏道:“初二那天我跟着来了。顺着素斋堂往下,走到了篱笆墙,那边篱笆墙都是好的,要是我肯定过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