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朱元璋:你想保个太平晚年?(1/2)
第92章 朱元璋:你想保个太平晚年
翌日,清晨。
奉天殿前,大臣们身着朝服等着上早朝。
此刻,他们三五成群的低声议论着,说的都是蓟州的事。
“我就说嘛,顾成不是那种怕死的人,他怎么会投降”
“呵呵,这就有意思了,顾成为了示警朱亮祖,挽救了十几万大明精锐,朱亮祖反而把他抓了。”
“哼,还不是为了独占功劳,还有掩饰他自己贪功冒进”
“我详细研究过,若这是真的,顾成应该记大功,那可是王保保精心设计的埋伏,朱亮祖他是王保保的对手”
“唯有大将军才能与王保保匹敌!”
他们的议论声虽然低沉,但却像针一样刺入了站在一旁的朱亮祖的耳中。他的面色变得极度阴沉。
就在这时,一阵惊呼声突然响起。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缓步走来。他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一身朝服衬得他更加威严庄重。
来人正是左都御史刘伯温。
他已经告病在家休养好长一段时间了,今天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呢
刘伯温面带微笑,神色从容地穿过人群。他径直走到李善长身前,抱拳施礼道:“善长兄,久违了。”
“伯温啊。”
李善长也是笑容满面,微微颔首,“病养好了”
刘伯温摇了摇头,颇为无奈地说道:“唉,还没有痊愈呢。但是陛下传旨命令我今天必须来上早朝,我也只好遵旨了。”
“哼,你这个刘伯温!”李善长哼一声。
他心中不禁暗叫不妙。他知道刘伯温一向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此次被陛下特意召回朝堂必然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议。看来今天的早朝注定不会平静了。
……
朝参之后。
皇帝朱元璋坐在御座上,冷面如霜。
大臣们则面色凝重,心中忐忑不安,预感到今日的早朝必将掀起一场风波。
“启奏陛下!”
中书省左丞杨宪先站出来禀奏,“臣近日得到消息,顾成将军实乃冤枉。他之所以弃城投降,是为了示警朱亮祖将军。因为王保保已设下埋伏和陷阱,只待朱将军自投罗网。若无顾成将军的及时示警,我大明十几万精锐之师恐怕已全军覆没。”
“胡说八道!”朱亮祖闻言勃然大怒,立即反驳道,“杨大人,你休要听信市井之言、谣言惑众!这分明是有人蓄意陷害本将军。”
杨宪毫不示弱,针锋相对:“陷害那我们就查!”
朱亮祖转向李善长求助,希望他能出面帮腔。然而,李善长却面无表情,仿佛置身事外一般。
无奈之下,朱亮祖只好向胡惟庸投去求助的目光。但胡惟庸却低着头,刻意回避与他的对视。
这一刻,朱亮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慌乱和无助。
杨宪乘胜追击,紧逼不放:“朱将军,你若是心中无愧、堂堂正正,何不与顾成将军当面对质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伱!”朱亮祖气得面色狰狞,却又无言以对。
“好了。”朱元璋冰冷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朝堂上的僵局,“都是咱大明的将军,咱不想冤枉任何一个,这样吧,此事就交由御史台去查办,务必查个清楚明白。”
众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刘伯温。他们终于明白为何今日刘伯温会出现在朝堂之上了。
刘伯温神色从容地朝着皇帝一拜:“臣遵旨!定当秉公办理。”
一直未曾开口的李善长突然站了出来,恭敬地禀奏:“陛下,为了以示公正,臣请公审顾成。”
公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