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隐相 > 第184章 步步为营

第184章 步步为营(2/2)

目录

但他见苏闲说完,毫不犹豫的点头,“我这就去!”

“嗯。”苏闲再道:“炼出来后,就尽快来找我,咱们也换换样。”

“是!”

眼看着白珏兄妹两离开。

苏闲倒是饶有兴趣的,又去了常府内。

自从知道“琉璃”后,苏闲就问过常森,果然如黄恪他们所说。

这段时间,常森等人对这琉璃也分外喜爱,再加上勋贵合作的钱庄,近乎源源不断的来财。

这些勋贵子嗣,手头也多了不少的闲钱。

进入常府。

常森和常升兄弟两个早就等着自己,好些在大本堂熟悉的傅忠、徐膺绪等人也在这儿。

听到苏闲是为琉璃而来,大家都以为苏闲没见过这些东西,拉着苏闲就前往他们的宝物堆里面前去。

苏闲一眼看去。

阳光之下,琉璃珍品反射出各色光彩,大部分都是常见的杯装物,也有一些取巧的成品,然而瑕疵很多,好些地方似乎没烧完全,可见不少杂质。

“果然是玻璃!”

一眼所见,苏闲越发确认心中想法。

这些东西,苏闲在后世见的都习惯了,然而在这里,却似乎真的是物以稀为贵。

“苏闲,我大哥都说之前那商镇定的好呢,要不然咱们上哪儿找这么多好玩意去”

“我大哥都说了,这些琉璃都是从西番来的珍品,每一个都得天独厚,听说还有送给陛下的贡品。”

“啧啧,每一样都是极为难得,还有白象琉璃、是从深山里面得到,听他们说还有什么神主所赐。”

常森说着说着,就满脸艳羡,看的出来,其对这种传闻极为相信。

“确实挺好看的。”

苏闲点了点头。

“是把”常森喜不自禁,“不过咱们也有机会见到,燕王马上就要就藩,我大哥还有徐家大哥,怎么说都是一起在大本堂去过的。”

“所以就想着,将那传闻的海月琉璃买下来,送给燕王,就当是让其一路去往北平,顺顺利利,风月同伴了。”

苏闲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忽然,他似乎想到什么问道:

“你们说,这段时间这些西番的商贾,交易了多少宝钞”

“最起码都要数十万贯乃至百万管以上了。”这时,徐膺绪回答道:“京城的富户对这些琉璃非常喜欢,遇到好些珍品,几千贯都不是个事。”

“我还听说,这段时间因为刚开始,知道的人不多。咱们这京城虽然富户众多,但真正的大富,可还在东南呢……”

“听说南直隶外,也有人乘坐马车,专门为此而来。”

“是吗”

苏闲继续问道,这两天索性无事,他从各方面都打听这琉璃,得到的信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夸张。

“哈哈,要么说他们傻子呢。”

这时,常森哈哈笑道:“他们从自己国家里,不知道费了多少能耐,漫山遍野的找琉璃,又耗费心血的雕刻制作,结果咱们用随手能印的宝钞就能淘换过来了。”

“要我说,这西番的几个商镇干的越好,苏闲你的功劳就越大,你放心,皇爷肯定惦念着。”

苏闲看着还在哈哈大笑的常森。

忽然问道:“你们怎么就知道他们拿的宝钞,万一他们拿宝钞兑换黄金白银,甚至索性就在京城费了,购买很多其它东西又如何”

“呃……”常森顿时不笑了。

“还有,伱们觉得,这些琉璃真的是他们费劲千辛万苦找到的吗就能找这么多”

闻言。

常森还没反应过来,徐膺绪则一脸疑惑。

“兴许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好大的琉璃矿呢就跟玉矿一样……”

“好吧,也有可能。”

苏闲今天来只是见见世面,并不想说的太多。

但看这样子,这些西番的商贾,是不是费劲千辛万苦找到琉璃矿,苏闲不知道,但借着琉璃,从大明搜刮百姓千辛万苦制作出来的货物倒是真的。

再度说了一些,苏闲和他们定下,一起去西市,看看那什么海月琉璃的事情后。

便找个借口回去了。

再度找到白珏,听到他们已经搭建起炉子,开始烧制后,苏闲又从脑海里,找到了一些注意事项,旋即让他们立刻开工!

……

而与此同时。

胡惟庸已经好久没有过,这种松快到极点,同时大权在握,他不用看任何人眼色的感觉了。

这一晚,丞相府邸内。

李佑作为“晚辈”,和胡惟庸长子胡孝诚,共同来到其书房。

“这段日子,宋慎他没再收到那些信件吗”

这些天,胡惟庸一直在等着,那个“有缘人”的第二封信件。

然而,等了好几个月,什么都没见到。

甚至几次三番,让宋慎自己去外面找,也没什么动静。

眼看着徐达已经回京。

索性,自己准备的一些任务,他们倒是完成的极为尽力。

“回丞相,暂时还没有。”

李佑赶紧回道:“或许上次就是偶然性的,下一次什么时候来咱们并不知道。”

“但这段日子,胡公子倒是得力,这格物院已经被我们打压的不成样子,马上就要关闭了。”

“嗯,此事不错。”胡惟庸极为欣慰,因为在此后谋划的胡府,却是一笔笔意外之财。

且这规模极为恐怖,如果再联系各省……

“还有那传言,你们也要再准备准备,一些简单的传言还是不够。”

“好不容易有了个机会,此次燕王殿下就藩这机会千载难逢,要出手,就一击致命!”

“不要再如同以前,给他们反应时间了。”

李佑忙道:“放心丞相,属下派人去打探了一些消息,这徐府的门卫,虽然是跟着那魏国公的老卒,但这些年,却一直不受什么待见。”

“同期的都跟着去了北平,甚至有的担任了徐家钱庄,就他什么都没动,属下尝试拉拢一下他。”

胡惟庸极为满意,“去试!”

“还有……”

说到这里,他不禁再度道:“钞镜院的那位驸马院使,不能上了位,就不认本相了。”

“听说这段时间,西市火热的紧,西番还有西南的一些小国,都要进贡,你们说这个时候,突然来了北平的一些宝钞,再配合上这些传言……怎么样”

忽然,胡惟庸语气幽寒。

李佑几乎是瞬间就反应过来,大喜道:“丞相高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