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多尔衮:咱大清这是要完了?(1/2)
第222章 多尔衮:咱大清这是要完了
“坐拥西北无须奉诏”
吴三桂闻言眉头紧锁。
在现在,按理来说他吴三桂联合王永强等人。
以十万秦兵控扼陕甘大地。
多尔衮根本已经没有实力能够向自己发令了。
所以在边军不愿意南下,吴三桂的部队又被边军套牢的情况下。
他这个平西王自然不用听多尔衮的号令了。
只不过坐拥西北这个词,虽然是事实。
但是他吴三桂也不能直接跟多尔衮说啊!
要不然咱大清的皇父摄政王得有多伤心,多自卑啊!
吴三桂可是个厚道人唉!
既然他还是大清的平西王,还在大清的这杆旗帜下。
再怎么吴三桂总得给多尔衮留点脸面吧。
“坐拥西北,无须奉诏太张扬了。”
“改成西北不稳,暂行奉诏。”
“发信给摄政王吧。”吴三桂缓缓开口道,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就这样,王文耀牵制边镇,边镇牵制吴三桂。
十万各怀鬼胎,貌合神离的秦兵就这样在陕甘被套牢了。
吴三桂这帮人硬是没法一兵一卒出潼关。
而且还不止如此。
虽然此时已经秋收。
陕甘各地的粮草暂时还能维持。
可毕竟陕甘都这样了。
没有外部粮草的输入。
吴三桂等人早晚是坚持不住了。
所以在拒绝出兵后。
王永强等人非但没有愧疚。
反而一个劲地向吴三桂催粮。
而吴三桂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就陕北这些地方的情况下。
他要是弄不来粮食。
王永强等人不想南下关中。
边军也非得逼着他们南下关中。
所以在边军的压力下。
吴三桂也只能跟着王永强他们学坏。
一個劲地转移压力,向多尔衮催粮了!
然而等十万秦兵一兵未出潼关的消息传到北京之时。
多尔衮却是气得差点又吐了血。
而等他这个皇父摄政王看到吴三桂厚颜无耻的催粮奏折后。
多尔衮更是暴躁如雷道:
“无耻!无耻!”
“我大清怎么养了这么一帮无耻至极的人啊!”
“吴三桂手握十万秦兵,非但向本王索要六百万的秦响。”
“而且还未发一兵一卒出潼关助战!”
“他这个尼堪的脸皮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怎么能如此恬不知耻啊!”
多尔衮破口大骂,显然是被吴三桂给气得不轻。
但是任由他怎么生气。
衮衮现在是真没办法啊!
吴三桂的十万秦兵虽然不敢去收拾闯贼。
但是收拾起咱大清却是够的。
这就像左良玉遇上李自成直接跑,转而去收拾弘光朝廷一样。
吴三桂的十万秦兵要是真打起我大清来。
那可是一个个斗志昂扬,状态极好的啊!
所以正如弘光惹不起左良玉一样。
多尔衮也惹不起吴三桂!
就算吴三桂抗命索粮。
多尔衮也只能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了!
只是衮衮的心里实在是委屈啊!
“昔日崇祯在世之时,虽然每年要给吴三桂等人几百万辽饷。”
“可是关宁军既能在辽西挡一挡我大清。”
“又能抽调兵力去关内剿杀流贼。”
“而如今,轮到我大清给吴三桂六百万的秦饷了。”
“可是本王却是连一兵一卒都要不到!”
“本王不服,本王心里苦啊!”
“原本本王还经常嘲笑崇祯。”
“可是现在看来本王还不如崇祯啊!”
多尔衮哽咽开口,悲愤地指责。
说着说着,这位坚强的皇父摄政王就连眼泪都下来了!
特么的遇上这么一群只吃饭不干活的臣子。
谁特么受得了啊!
多尔衮亦是一个枭雄。
搁在前几年,那可是拳打闯贼,脚踢南明。
把吴三桂、钱谦益等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几乎要统一天下的主!
结果就这么一年的时间。
随着八旗兵主力的覆灭。
吴三桂这帮人却骑在他多尔衮的头上拉屎。
而多尔衮却毫无办法!
这真的是上天不开眼啊!
安郡王岳乐见状也是潸然泪下。
我大清才短短一年的功夫,便已经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继续待关外。
靠着十万八旗兵撑着呢!
而现在十万八旗兵已经荡然无存。
咱大清也只能骑虎难下,和吴三桂这帮逆贼在关内周旋了!
多尔衮流泪许久,最后他这位皇父摄政王擦干了眼泪。
恨恨道:“现在秦兵不出。”
“姜瓖这个贼子,也定然不肯从山西出兵。”
“而秦晋兵皆待在北方。”
“我大清的包衣军要是南下。”
“那么若是吴三桂和姜瓖生乱。”
“咱们满人的整个朝廷便要落入贼手了!”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包衣军也不能南下了。”
“至于江南地区,没有这十几万的援军。”
“在闯贼的攻势下,我大清已经守不住了。”
“好在钱谦益等人答应的一千六百万钱粮已经运送北上。”
“第一批粮草开始在天津卸船了。”
“有了这一千六百万的钱粮在手。”
“我大清还能在北方撑上一段日子。”
“传令给济尔哈朗吧。”
“让他在江南观望局势。”
“若事情不可为,那便带兵北返。”
“只要保住他麾下的那支兵马。”
“再加上五万包衣军。”
“有了这十万大军,我大军便可在北方立足。”
“等到来年,只要新兵一成。”
“我大清便能在北方再支撑一段日子。”
此言一出,岳乐等人也是纷纷点头。
眼下江南是保不住了。
不过好在满清已经从钱谦益等人手里抠出钱粮。
只要钱粮到手。
我大清再怎么样都能在支撑一段时间啊!
就这样,在王文耀—王永强—吴三桂—多尔衮的这个套娃体系下。
西北顺军套着边军,边军套着吴军,吴军套着清军。
在众人的各怀鬼胎之下。
咱大清虽然名义上还在北方拥兵二十万!
可是硬是派不出一兵一卒前往江南支援啊!
王文耀存在,令王永强等人不敢南下。
王永前等人的存在,令吴三桂不敢出关。
吴三桂的不敢出关,又令姜瓖如坐针毡。
根本不敢带着大同兵离开山西老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