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我这哪是卖房,分明加瓦(1/1)
李适与王昌龄的会谈正酣,两人对面而坐,桌上摊开着地图,手指不时在地图上游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门外突然传来通报声:“世子,倭国老天皇求见。”
王昌龄闻言,挑眉一笑:“哟,这老皇帝倒是来得及时,怕是嗅到了风雨前的宁静吧。”
李适轻笑,眼神中闪过一丝玩味:“让他进来吧,咱们也正好缺个乐子。”
不多时,一位身着华丽和服,头戴高冠的老者缓缓步入,身后仅跟着两名侍从,显得格外庄重又不失谦逊。他便是倭国老天皇,一脸凝重中带着几分期待。
“见过大唐世子,老夫冒昧来访,还望见谅。”老天皇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显然是尽力在适应大唐的礼仪。
李适站起身,拱手回礼,嘴角挂着一抹温和的笑意:“天皇陛下远道而来,李某有失远迎,请坐。”
待老天皇落座,李适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调侃:“陛下这趟来得可真是时候,大唐正忙着‘家里装修’,您这是打算来当监工呢,还是想来搭把手?”
老天皇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尴尬与释然:“世子说笑了,老夫此番前来,实则是想为两国和平尽一份绵薄之力。”
“哦?和平?”李适故意拉长音调,眼神闪烁,“和平嘛,自然是好东西,不过得看怎么维护。陛下觉得,是用刀剑,还是用智慧?”
老天皇沉吟片刻,正色道:“自然是智慧。老夫观大唐军士训练有素,国力昌盛,我倭国自愧不如,愿归顺大唐,共谋和平发展。”
“归顺?”李适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陛下这话说得轻巧,归顺可不是儿戏,得拿出点诚意来。”
老天皇点头如捣蒜:“自然,自然。老夫愿意让倭国皇家贵族移居丹水,学习和研究大唐文化,以示诚意。”
“丹水啊,那可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李适故作思考状,“不过嘛,陛下也知道,大唐的房价可不便宜,这住宿和安置费……”
“世子放心,一切费用由倭国承担。”老天皇连忙接话,生怕慢了半拍。
王昌龄在一旁憋笑,这谈判桌上,李适愣是把严肃的国事谈成了买卖房子的既视感。
“哈哈,陛下爽快!”李适大笑,“不过,还有个小小的条件,陛下的贵族们得在丹水学院通过语言关,否则这文化交流可就成了鸡同鸭讲,您说是不?”
老天皇苦笑,这哪是归顺,简直是留学深造啊!但转念一想,能保住倭国一脉,已是万幸,便点头应允:“世子所言极是,老夫这就回去安排。”
“不必麻烦陛下了,今晚我派人护送您回去。”李适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相信陛下是个明白人,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老天皇心中一凛,随即明白过来,这是李适在警告他不要泄露大唐的机密。他连忙点头,表示一切听从安排。
送走老天皇后,王昌龄终于忍不住大笑出声:“世子,您这谈判技巧,简直可以出书了!‘大唐版房产销售秘籍’,哈哈哈!
李适也笑得前俯后仰:“王兄此言差矣,我这哪是卖房,分明是在为两国和平添砖加瓦嘛!”
两人相视而笑,气氛轻松愉快。然而,李适心中却另有盘算。他知道,这次与老天皇的会面,不仅仅是简单的外交辞令,更是为大唐未来布局的一步棋。
“王兄,接下来我们得加紧对新罗和百济的攻势,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内部的整顿。”李适收敛笑容,正色道。
“世子所言极是,内外兼修,方能稳固大唐基业。”王昌龄点头应和。
两人继续商讨着战略部署,而门外,夜色已深,星辰点点,仿佛也在见证着这场历史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