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塔防战略 > 319 首位太空婴儿的待遇

319 首位太空婴儿的待遇(1/2)

目录

地表局势败坏的比年前估计的还快,时间来到十月时,已经转入全球灾难状态。

由工业衰败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此前怪兽引发的地区级灾情。

土球的工业力量和潜力,危机之前的几十年里,一直处于过剩状态。其表现便是实业赚不到钱,绝大多数所谓经营良好的生产型企业,利润率甚至都到不了1,利润率低便意味着市场饱和率高。

那些较为落后的地区,则处于潜力被压制的状态,它主要由西方集团殖民传统遗留演变而来,这些地区最多只能发展利润最低的中低端工业,想向上爬,就等着被制裁,或者直接抓捕高管。

前一阶段,怪兽虽然破坏了部分地区,甚至某些区域的核心生产区,但占全球比值很低,退出生产序列的工业产能,加一起都不到全球6。

而七月份的灾后拥堵时间,造成的全球大批量货物延期,以及C国的一些新调整,把局面推上高速下坡道。

延期的部分,千万级人口受灾的地区,两个月只够勉强把大部分道路、电力、管道疏通,人口不但不会恢复,反而幸运躲过一劫的都在大面积外迁。

这种局面延续下去,无疑会导致C国最重要的经济都市,工业、科研集中区,以及水运物流中心彻底走向瘫痪。

哪怕能维持一点点功能,也要做出努力。

对此做出的调整,为部分商品设置危机出口税。

出口税的调整,会明显降低商品海外竞争力,让企业不得不寻求产业升级或转移销售目标。

危机出口税是一项浮动指标,每月按全球物价变化进行调整,通过该手段,计划截留6000亿A币(约合灾前1600亿)的货物在国内。

截留物资的方式,早在一两年前,就有企业偷偷摸摸的做,这次只是把事情明朗化,规模扩大化了。

借助税务手段堵截物资,再辅以地方性质的方针,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会流向大江三角区的重建工作。

重建,又不完全是。

按智库团队去前的分析,除非怪兽突然奇迹般彻底消失,否则全球工业必然进入长期衰败的走势。

问题不在钱或生产机器,产业工人的规模变化才是重点。

一个合格的熟练产业工人,需要八到十年的基础教育,至少两年的技能培训,一到两年的岗前培训和上岗学习。

怪兽危机环境下,全球受灾地区的重建,以及涉及人口迁移的新建社区,首先要考虑怎么让人活下来,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教育才有可能一步步走上正轨。

绝大多数受灾地,根本没有足够的施工能力和材料,进行现代化重建。而现今的海运能力,也无法提供超大规模的材料援助。

这些地区维持幸存产业人口的唯一方式是返古,回到师徒传承模式,而这种模式的效率远不如现代教育,根本不可能替代教育系统扩大人群。

所以基本只要被怪兽肆虐过,该地产业人口都可以从全球总数中删除。

怪兽袭击地区,基本都是沿海地区的港口,而人口集中的港口,往往是当地产业人群聚集的地点,损失数字远比纸面上来得更多。

在这个未来预期下,直接重建城市明显不是理性的行为。

三角区的重建工作,会依赖现有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地下化扩张。

不要求能回到灾前的规模,至少要保住一定的人口,长期维持码头群的基本功能,甚至码头的运力也不再强求。

从C国自身的角度出发,相关规划,有利于军事力量体系化崩溃后,留下个入海口的锚点,预计数十年后,当飞行器全部瘫痪,水道或许是唯一可行的城际间运输方式。

再说为了安置这么多灾民,的确需要那么多额外物资。

但相关消息对全球而言,简直不亚于天地塌陷的灾难。

C国收缩全球供应,让本就显得紧张的全球工业品供应,立刻爆发了抢购潮。

目标地是别国的货物,被路过的国家扣下来,都属于常规操作,少数地区干脆为了一辆货运列车,出现了交战的风险。

很快就在全球迎来了七月以来的第二波物价危机,如传染病一般,当工业品价格飞速走高的时候,靠销售矿产等原料维持进口的地区,眼看卖矿都买不到东西,也开始捂紧口袋,延迟或暂停发货。

十月,出现了连续大宗货物交割违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