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朕当大将,诸将后盾!(2/2)
一想通了这些,房玄龄的眼眶顿时一热:“陛下……”
但是,上首的李世民却是一摆手道:“不用说了。朕都明白,你既然明白朕的苦心,自然知晓朕的苦衷。”
“这一次,不管多么危险,朕都必须面对。”
他的脸上满是坚定之色,眼中没有丝毫虚伪。
他就是这么想的,也必将这么做!
铿锵的话语在大殿内回荡。
房玄龄即便不愿意承认,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就是这样的李世民,他们才甘愿为之赴死。
当下,他就猛地跪倒在了地上,声音沙哑的说道:“臣知道陛下的决心,也明白陛下的苦衷。臣也不会在劝陛下,但是臣还是想说……”
说到这里,房玄龄抬起头来,望着李世民说道:“臣只是想说,无论陛下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臣都与陛下同进退。”
说完,房玄龄重重的拜倒了下去,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整个人消瘦的脸庞上已经满是坚定。
这一刻,房玄龄看似单薄的身躯,竟然无比的伟岸,宛如城墙一样的厚重。
正此时,一名宦官急匆匆的从殿外奔了进来,双手举着一个封漆的盒子,说道:“禀报陛下,河东有信使送来八百里急报。”
说着边将手中的漆盒呈递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侯君集的信?”李世民顺手拿过,旋即就撕开上面的封漆,掏出里面的密信,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仅仅只是三秒的时间,李世民便是哈哈一笑,扬着手中密信对着房玄龄说道:
“看吧。朕早就说过了,朕的将军们从来都不会让朕失望。这一次也不例外。”
“陛下?”房玄龄疑惑道。
“侯君集率领的三万河东大军已经进入关中,正在昼夜不停的向着长安开拔。截止到发信的时候他所已经抵达了渭南县。”
“渭南?”房玄龄顿时惊喜道:“如此说来,明日侯君集的三万兵马就可抵达长安。”
“没错。”李世民点了点头,心中更是振奋。
他虽然不惧颉利二十多万的兵马,可是也知道单凭长安城内现在的兵力,几乎很难和颉利大军抗衡。
更何况,他想的不只是击败颉利,也不是击溃颉利,而是彻底的覆灭颉利,让大唐再也不受突厥人的威胁。
这样的威胁,他李世民受了一次就已经足够了。
他绝对不允许大唐子民再被突厥人威胁第二次。
可是长安城里的兵马守城都已经岌岌可危,更不要说出城去击溃颉利大军。
他一直坚持,也是因为坚信,大唐的将军们必定会在最后的时刻赶来支援。
现在,他的判断没有错。
大唐的将军们不光已经来了,更是带来了数量客观的兵马,正在向着长安逼近。
侯君集在密信之中不光说了抵达的时间,更是表示要主动出击突厥人的打算。
“虎将。侯君集是一员虎将。他上奏说不光是要来保卫长安,更是要反击颉利的突厥大军。”
“最好是趁着这一次的机会,一举将颉利消灭在关中,让突厥从此一蹶不振,彻底的臣服在我大唐之下。”
“他的想法简直与朕不谋而合。”
房玄龄刚开始听着的时候还很高兴,但是等到李世民说完了之后,一张脸却是沉了下来,直言道:
“侯君集岂能如此轻敌。颉利二十多万大军,他只有三万大军。且都还是长途跋涉而来,疲敝不堪的大军,如何就能反击突厥人。”
“他简直就是胡闹。陛下万不可与其一起胡闹,置国家大事于儿戏。”
房玄龄跟侯君集也不陌生,更是知晓其人在军事上的天分,几乎可以媲美李靖。
且,他还比李靖要小很多岁。
但是侯君集此人自幼便是狂放不羁,横行乡里,长大之后更是目中无人,骄狂放肆。
房玄龄并不是喜欢背后告状的人,但是现如今情况严峻,他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当即就说道:
“陛下,侯君集此人好大喜功,不恤士卒,此乃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此番从河东来援长安,数千里之遥,其心可嘉,其罪难恕,以他往日脾性,这一路上定然是昼夜疾驰,士卒定然早已疲惫不堪。但是侯君集为了个人荣辱,仍旧驰援长安,此非功乃过。”
不是房玄龄喜欢说人罪过,实在是现在情况危急,真的容不得半点疏忽。
侯君集看似带了三万大军前来。
但是河东到长安这里多远的距离,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赶到长安附近,士卒们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
若是带三万疲惫至极的士卒前来,还不如固收河东,堵死颉利北归的道路,以逸待劳之下,还能有所收获。
可如今?
不损兵折将就是万幸了。
这些话语,房玄龄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他面前站着的却是李世民,更是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来的人物,自然知晓这些。
但是,他虽然不喜侯君集此人所作所为,可也不得不认可侯君集的能耐。
不过,他也将房玄龄的话语听了下来,沉吟一瞬道:“传朕的旨意,所有来援长安的兵马,尽皆汇聚渭河南岸,不得擅自越过渭河出击。”
当即,就有宦官领命下去传旨。
房玄龄一脸敬佩的望着李世民,他仅仅只是想到了侯君集一人,但是李世民却是已经想到了所有的人。
只是,其他人也就罢了,唯独李靖等人。
“陛下,李靖计划奔袭颉利大军,如今既然大军汇聚,这个计划是否就要下旨搁置?”
嗯?
李世民闻言顿时沉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