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红楼梦》何以有那么多的对联?(2/2)
此联是探春房中所挂米蒂的《烟雨图》两边之句,系颜真卿的墨宝。意思是闲静自得的风骨格调,好似烟霞,山水之间的生活,趣若田野,由此折射探春&34;士大夫&34;似的清雅与高贵。
三、&34;红楼人物自吟自题&34;类对联
主要有贾雨村、贾元春、贾宝玉、林黛玉在各自不同场景下自吟或自题的对联。
书中在第1回写甄士隐在中秋之夜邀请落魄的贾雨村饮酒时,寄居在葫芦庙的贾雨村因感于平生抱负未得施展而对天长吟:
&34;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34;
由此隐射贾雨村不甘于人后的理想,期望着等待时机好飞黄腾达、一飞冲天,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18回写元春升任贵妃后回娘家省亲,亲自为大观园正殿题赐&34;顾恩恩义&34;联: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矿典,九州万国被思荣
表达了对皇命恩德的感怀。
由此作者曹公还感于大观园正殿的气象而在书中呼应一联:&34;金门玉户神仙府,挂殿兰宫妃子家&34;。
贾宝玉在父亲贾政要求随同游大观园时,为沁芳亭题:&34;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34;。
溪流从绕堤的杨柳那儿借来翠绿,从隔岸的鲜花那儿分得芬芳。可见,此联意境清新,巧在句句言水,却不着半个水字,极尽&34;沁芳亭&34;之泉、溪、桥、亭相映成趣的美景。
为潇湘馆(有凤来仪)题:&34;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34;。煮茶的宝鼎飘着绿烟,幽静的窗下下完棋手指还有凉意。很巧妙地道出潇湘馆的特点:竹林中、幽静处,正是读书的好所在。隐喻林黛玉&34;腹有诗书气自华&34;。
为稻香村(杏林在望)题:&34;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34;。以&34;浣葛&34;、&34;采芹&34;体现农家风情,展示稻香村的田园美景:春天来了,融雪漫过洗涤葛布的地方,浓郁的芬芳像一把大伞护着在水边采芹的人。喻指李纨与世无争的个性。
为蘅芜苑题:&34;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34;。化用了杜牧的诗句&34;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34;,意思是初生的豆蔻花卷入嫩叶之中,娇软的酴醿花在梦中也睡得很香甜。喻指薛宝钗的雍容富贵。
贾宝玉在118回&34;记微嫌舅兄欺弱女,惊谜语妻妾谏痴人&34;中叹而自吟:
内典语中无佛性
金丹法外有仙丹
意思是人有无佛性,要看内心的顿悟;是否成仙得道,未必依靠炼丹。
林黛玉在26回中因担心贾宝玉被薛蟠约出一夜未归,去看他时恰巧薛宝钗来过,怡红院的丫头闹气未开门。多心的林黛玉便悲戚自吟:
花魂点点无情绪
鸟梦痴痴何处惊
花儿失去了灵性也就没精打采,鸟儿从睡梦中惊醒也不忍相看。足见黛玉是何等伤心?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由此可见端倪。
28回中,宝黛二人又闹了别扭,黛玉便独自去葬花道:&34;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宝玉追随至山坡上听到后,不由得大放悲声。
89回黛玉对镜自怜:&34;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34;。其书房有联:&34;绿窗日月在,青史古人空&34;。该章回还有一联专夸黛玉:&34;亭亭玉树临风立,冉冉香莲带露开&34;。
98回黛玉还泪而逝后,作者亦为之题写挽联:&34;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34;。
这些关于林黛玉的对联,将她有才华却又时时感伤自己的特点很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四、&34;即景联对&34;类对联
《红楼梦》中的&34;即景联句&34;主要体现在两个主要场景。
一是50回&34;芦雪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青灯谜&34;中,红楼女儿在白雪皑皑的芦雪亭内,大朵快颐地烤鹿肉吃,凤姐赶来凑在一块分享美味,在李纨的提议下,于是,凤姐启句:&34;一夜北风紧&34;,李纨便对出:&34;开门雪尚飘&34;。
接着,香菱、探春、李绮、李纹、湘云、宝琴、黛玉、宝玉、宝钗等纷纷加入,即景应对,在一共对出35对后,便以宝玉联对落第为由,罚他去栊翠庵折梅,后又安排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限字序作&34;红梅花&34;诗。
这场&34;即景联对&34;中,最有名的便是李绮的上联:葭动灰飞管,李纹的下联:阳回斗转杓。很好的点出红楼儿女青春年少玩得不亦乐乎的时间正是冬至时节。
二是76回&34;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34;中,林黛玉、史湘云在贾母等人在凸碧堂赏中秋之夜后,悄悄去到近水赏月更妙的凹晶馆,以&34;十三元&34;为韵连句结对。
黛玉启句&34;中秋夕&34;,湘云回复&34;清游拟上元&34;。二人你来我往共对出22对时,最有名的对联&34;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34;即呼之而出。
也在清池下赏月的妙玉转过身来,邀二人去栊翠庵品茶,还续完黛云湘云未了之联,终成&34;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34;。
由此等等,不再一一赘述。
可见,《红楼梦》中名目繁多的对联,不仅包罗万象,而且寓意深远。既有通达的人生哲理、做人准则的训导,全书创作手法的提醒;也有红楼人物的个性、命运暗示,作者怡情于山水间向往与世无争的生活透露,创作红楼主题的点化等等……
总而言之,《红楼梦》中的对联,是全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