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 > 第56章 《红楼梦》中的端午节何以暗藏玄机?

第56章 《红楼梦》中的端午节何以暗藏玄机?(2/2)

目录

不认可&34;木石前盟&34;,支持&34;金玉良缘&34;,贾宝玉的婚姻应该选择薛宝钗。

这端午节在贾元春那里,便用来作为她考虑弟弟贾宝玉婚姻大事上的风向标。至于弟弟宝玉明不明白不要紧,得让贾府的当家人&34;董事长&34;贾母认真掂量酌定:

贾宝玉的婚姻大事关贾府的未来,他与林黛玉尽管青梅竹马,但感情归感情,婚姻是婚姻;毕竟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寄托着两个家庭甚至很多有关联的亲友命运,有时只得让步于&34;政治联姻&34;,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唯一选择。如同她当年被派送到宫中当女史一样……

由此可见,曹公在这一回提及贾元春赏赐娘家人&34;端午&34;节礼,还重点详写大书特书,其用意不言而喻,暗含大大的玄机。

若不细心揣摩其间的每一个字,每一处素描,你我是难以通透地领会曹公写《红楼梦》的&34;端午&34;意图,难以感悟&34;端午&34;节日氛围下所蕴含的深意。

三、有意提写贾芸在端午节&34;行贿&34;

《红楼梦》在二十四回&34;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染相思&34;中,有意写到贾家&34;草子辈&34;第四代子孙中的贾芸为谋得在贾府一份差事干而用尽心机。

贾芸原是&34;西廊下&34;五嫂子的儿子,虽然也姓贾,却是疏得远的近支,因父亲死得早,家道中落,与母亲&34;孤儿寡母&34;过活,日子自然过得紧巴巴。想着靠贾府的施舍得到一份差事,便找了叔叔贾琏帮忙。

谁知贾琏告知:&34;前儿倒有一件事情出来,偏生你婶婶(指王熙凤)再三求我,给了贾芹了。她许了我,说明儿园里还几处要弄花木的地方,等这个工程出来,一定给你就是了。&34;

机灵的贾芸一听,便明白贾琏作不了主,须得找管家&34;婶婶&34;王熙凤同意,才有可能做得贾府的工程。

于是,贾芸便想到了在端午节弄点名贵的香料&34;行贿&34;王熙凤。奈何自己穷得丁当响,手里没钱,怎么办是好?

贾芸找到开香料店的舅舅卜世仁,打算赊点香料去救急。谁知见死不救的舅舅不但不帮忙,反而哭穷,将他数落了一番,尴尬的贾芸只得夺路而回。幸遇上仗义的邻居&34;醉金刚&34;倪二二话不说,&34;从搭包里拉出一卷银子&34;,共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给了他。

由此,贾芸才买得些冰片、麝香等名贵的香料来孝敬王熙凤。&34;二十四章回&34;还很精彩地描写了贾芸在端午节&34;行贿&34;王熙凤的对白:

贾芸道:&34;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适,方不算糟塌这些东西。&34;

王熙凤正准备采办这些端阳节礼,忽得贾芸送来,听了这一番话,便已明白贾芸所求,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即命丫环丰儿:&34;接过芸哥儿的来,送了家去,交给平儿。&34;

后王熙凤便对贾芸说道:&34;看着你这样知好知歹的,怪道你叔叔(贾琏)常提你,说你说话儿也明白,心里有见识。&34;

贾芸一听,顿时明白王熙凤已知他的用意,自己应该能监种上贾府花木工程,便会意地欣然告别。

果然,第二天,王熙凤便让贾芸去领银子,可去负责种花种树了。

一个投其所需,投其所好;一个借机贪财,追名逐利,便在端午节达成合作意向。

曹公之所以在端午节不吝笔墨地详细勾勒这一情节,除了突出王熙凤利用管家权利&34;大肆受贿&34;中饱私囊,孤苦无依的贾芸无奈之下不得不奉承王熙凤向她&34;行贿&34;外,其实也是玄外有音,暗藏着贪财的王熙凤后来的命运必定是悲凉的结局:

在这不同寻常的端午节,王熙凤&34;坦然&34;接受了贾芸的&34;行贿&34;,立马便安排他差事干。其它如中秋、春节等等齐名的传统而又隆重的佳节,不知道王熙凤利用管家大权,在贾府捞了多少好处?

贪婪成性,必有恶报。

曾&34;一人托两府&34;的王熙凤尽管精明能干,但做恶太多,其体面风光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她违禁违法的事&34;东窗事发&34;,贾府旋即被抄家,渐渐贾府&34;由盛而衰&34;,后来贾母过世,贾琏对她冷淡疏远,贾政又怪罪于她,邢王二夫人乘机打压也不怎么看好她了……

权倾一时的王熙凤终于抗不住袭来的阵阵风刀霜剑,还没熬到贾母出殡,自己随之病倒撒手人寰,卒年不过二十五岁,就连照顾唯一的女儿巧姐已显无力,偌大一个显赫的贾府,这时竟找不到一个可托之人,无奈只好求助昔日曾结下善缘的穷亲戚刘姥姥关照关照……。

四、《红楼梦》中的&34;端午&34;节,的确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端午节,既展示了贾府上下尤其是红楼女儿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喜爱,亦如芸芸众生一样,在这一天遵照节俗&34;赏午&34;,安排节日活动……

字里行间,透着&34;端午&34;节的粽香与笑语。即便是百年望族的贾府,在这一天,也乐在其中。

同时,也表达了红楼女儿对幸福生活的渴望。那一知足的简单心态,道出红楼女儿要得到快乐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由此揭示出贾府的庭院深深,其等级深严哪能逾矩的枷锁,让多少被禁锢的姑娘丫环们望而止步,放飞心性的自由生活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痴念罢了;

这样的无奈,显示出封建社会腐朽没落的礼教等制度的无情以及对大众追求平等、追求公平的压制与束缚!

此外,《红楼梦》特意提写元春的&34;端午赐礼&34;和贾芸的&34;端午行贿&34;,这两个与端午相联的经典片段,很显然是曹公的硬植入。

元春的&34;端午赐礼&34;,很明显说明她是力挺&34;金玉良缘&34;的,为&34;木石前盟&34;的破灭埋下伏笔,使得&34;宝黛配&34;最终无果,导致&34;有情人难成眷属&34;的千古悲凉。

贾芸的&34;端午行贿&34;,则导出荣府管家王熙凤的贪婪,为贾府败落种下祸端,使得百年望族的贾府最终亦然是&34;盛极而衰&34;,一败涂地,落得过&34;一片白茫茫,真干净&34;。

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的&34;端午&34;节,的确耐人寻味。

它虚虚实实,明暗相间,实乃曹公&34;草蛇灰线、伏笔千里&34;手法的又一完美再现。不仅简洁明快地写出了大家所喜欢的端午习俗,还充分利用&34;端午&34;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拜节氛围导出自己的创作主导思想,使得《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贾府没落的根源在不经意间展现在读者的视觉范围内,还由此警示世人:

节日有套路,小心!警惕&34;糖衣炮弹&34;,廉洁过节、干净过节为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