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三章 突变6(2/2)
这是一个当兵的人之手,无疑,这个经理一定是一个曾经的俄罗斯军人,或许还是一个军官吧,这一点,只有王伟通过他的大手第一时间便敏捷地感觉到了……………………
落座后,王伟打量一眼谢尔盖耶维奇!
只见他黑红瘦削的长脸上横七竖八地爬满了刀刻斧凿般的皱纹,干巴巴的。但整个面部表情都是热情关注的,一直挂着笑容。
谢尔盖耶维奇正如王伟感受到的那样,他的确在年轻时代在俄罗斯当过兵,而且也是一位特种兵战士,后来一直当到了团级领导,后来退役时进入了官场,原是州执委会的一位官员,是个忠厚实在的人……………………
尽管如此,这个曾经是俄罗斯特种兵的老战士,老军人,老军官,如今除了那些可以引以为荣的骄傲历史之外,外面却像大多数俄罗斯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一样,斯文,有礼貌!
他的外表穿着打扮虽说很随意,一顶博士帽,一件夹克衫,但与他现在的这个身份很相称。
一副深度大镜片的近视眼镜架在他尖尖的鼻子上,更增加了他学者的风度!
镜片后面那一双充满智慧的目光,使他显得深沉,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又都透着精明。尤其是他那高大健壮的身材,更增加了王伟、马亮和王大行和他们一行对他的好感。
因此涉足过经济,几年前他也下海了,筹资买下一航坞公司的一半股份,单独对外开展经贸业务。
这是罗斯早就在莫斯科时介绍过的情况,只是现在面对谢尔盖耶维奇本人,得到了确认和信任。
为了谈妥这笔生意,也想加深感情,他表现得十分友好大度。
谢尔盖耶维奇为自己没有亲自去码头接他们感到汗颜,一再表示歉意。
王大行表示理解,一笑了之。
王伟和马亮几个人也哈哈地笑,表示满意和感谢,说没什么,没什么………………大家都是朋友嘛!
罗斯给谢尔盖耶维奇带来两瓶伏特加及一些小礼物。
除了给他的以外,还有一些是送给他公司下属一些朋友的。
谢尔盖耶维奇很高兴,这是俄罗斯人的一种礼节,由于罗斯的汉语说得相当流利,当时他也算他们一行的导游和翻译。
谢尔盖耶维奇把送给他的礼物放进办公室里间。
让人出去买回一箱啤酒,本来他想买白酒,被王伟他们劝阻。
王伟和马亮还有一起来的王大行可不想在生意未谈之前喝酒,但面对盛情款待又不好反对。他们几个人坐在沙发里,围着茶几一边喝酒,一边闲聊。
这在国内也许很可笑,但在俄罗斯并不显得怪异!
在俄罗斯,街心公园和一些场所拿着啤酒聊天儿的男男女女并不少见。
这是一个酒的国度!!!!!!
闲聊间,秘书又来了电话。
谢尔盖耶维奇站起来,客气地请王伟马亮他们前往酒店“入席”。
……
翌日上午,双方谈判正式开始!
谈判桌上的四个小碟里摆着几块黑乎乎的巧克力,一个十分精致的小瓷缸里装着白砂糖,一看便知是中国的蔗糖,咖啡壶正冒着热气。
一大早(王伟他们一行到他的办公室时当地时间已经是上午9点,由于时差中国已经是下午1点了)就为他们准备好了,足见主人的热情与诚恳。
一套必要的礼节——————
互相正式介绍各自成员的身份、职务(方大侠、马亮和王伟都成了随员,哈哈),互赠名片之后,谈判正式开始。
此前,因为罗斯是卖方谢尔盖耶维奇的朋友,不便参与谈判。
于是乎,双方同意重金聘请谢尔盖耶维奇的朋友(海参崴远东大学教授伊万诺夫)推荐的学生——一位同样精明并精通中俄两种语言的年轻俄罗斯人马科担任此次谈判的口语翻译。
但马科出的是“天价”:每小时雇金500美元!
为了公正和谈判获得成功,双方忍痛同意。
一见面,这马科给王伟留下的印象就不太好。
一般而论,俄罗斯人都人高马大,体格健壮,但这马科却有些獐头鼠目,尤其那对滴溜乱转的眼睛,让人看了不舒服。
马科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没王伟大,自称毕业于海参崴东方大学汉语系,别看人不济,一开口熟练的汉语会话能力却让他们几个大吃一惊。
他甚至连一些中国的方言比如“咋的”、“牛逼”都会说!
我草……………………
这个、这个俄罗斯人???
有点儿太神秘莫测了吧!
不过,当时的情况,只有他,除了他,对方一时半会也难以找到一个可以让他们顺利完成交易的翻译!
根据双方半个月前草签的合同,“丹尼斯”公司10月份将向沪宁杭经贸总公司提供20艘超大、新型摩托艇。
如果沪宁杭经贸总公司迟于9月底付款,原定的合同将自动作废——践约的有效时间仅剩20多天了。
因此沪宁杭老总在接到谢尔盖耶维奇的传真后,心急如焚,指派王大行副总经理迅速筹集了12.5万美元,并违反惯例没从银行汇款,而是怀揣巨额现金,只带一名业务员风风火火直奔俄罗斯。
基于谈判桌上的一般规律,王大行强忍内心的焦躁与紧张,在看过谢尔盖耶维奇递给他的货物清单后,只是与助手大亮交换了一个眼色,保持住镇静,将货单漫不经心地放到桌面上,用平静的口吻缓缓说道:
“非常高兴与您合作并签定合同,这里有好多是我们所需要的,比如超大、新型摩托艇等。但不知贵公司每艘摩托艇的价格有否优惠政策,优惠政策是什么?”
谢尔盖耶维奇不愧是特种兵和政府官员出身,反应良好,他似乎早已看透王大行的心思,他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另一份货物清单,单刀直入:
“俄罗斯有句谚语:在石头上烙饼,很难烙熟。据我所知,王先生不喜欢客套话。”
王大行纠正地说:“我只是不喜欢空话。”
“哈罗少!王先生,我想先问一个问题。”
“请问吧,谢尔盖先生。”
“你们是否有备而来?”
“当然。”
“您并没有真正明白我的意思,我想说的是你们有支付能力吗?”
“这点您完全可以放心。”
“20艘超大、新型摩托艇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喜欢现钱交易。”
“卢布?”
“美金。”
“哦?”
“是的!没错!”
马亮这时也插了一句话:
“正宗美金!”
王伟一直没说话,这时微微一动,脸上笑了。
“既是谈判,有话摆在桌面。月底前可否打款来?”
“不!我们喜欢一手钱一手货——————”
“什么意思?”
“你是说????”
“是的,事成后当场付清!!!”王大行毫不犹豫地直言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