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动漫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48章 墨家?

第448章 墨家?(1/2)

目录

第448章 墨家

在新一届三公班子正式确定,且大多数人都意识到这个班子‘儒味儿太重’后,刘荣也没忘不着痕迹的昂起头,于殿内大致扫视一圈。

——主要是看出身各学派的公卿大臣们,在意识到这一点后的大致反应。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大理赵禹;

作为法家如今,在朝堂上的唯一牌面,此时的赵禹,面色可谓是一片凝重!

就好像方才,汉家并不是决出了两位和儒家渊源颇深的丞相-亚相组合;

而更像是刘荣方才颁诏,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且其中的‘罢黜百家’部分,着重强调了要狠狠搞法家,把法家给彻底消灭在天地之间!

赵禹有这样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丞相是当世大儒,这对于法家而言,已经很难以接受了;

再加一个明明是行伍出身,却无比讨厌法家、家,情感严重倾向儒家的亚相御史大夫。

对于法家而言,这意味着未来这十来年,法家出身的士子想要跻身朝堂,难度至少上升了三五个档次。

倒不是窦婴、卫绾二人会故意使坏,刻意压制法家出身的士子谨慎;

而是法家和儒家的观念,本就是针锋相对的关系。

前者主张高压治国,事无巨细的都要管,最好连老百姓细胞分裂也插上一脚;

后者,则主张乡绅治国,政府啥也别管,全都丢给地主豪强——比黄老都更提倡政府应该‘无为而治’。

这两类人,根本不用表明自己的学说身份——甚至都不用做自我介绍,只要搭上话茬聊两句,就能马上怼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个法家出身的年轻才俊,得到一个在朝中升迁的机会,窦婴、卫绾会是什么反应

二人或许不会因为‘我喜欢儒家,他是法家出身’这种学术标签,而提出反对意见。

但同样的:二人都会因为自己主观上讨厌这个人,从而给出一些看似客观,实则更偏主观的负面意见。

比如:我觉得这小子不大稳重,还是得沉淀沉淀;

又比如:我觉得这人有些急躁,还是要磨磨性子。

甚至于更为直接的:这特么是个酷吏啊!

陛下三思!

嘴上的话是这么说,可真要深究其真由,却不外乎一句:这个法家酷吏,我是真特么喜欢不起来啊……

相较于如临大敌的赵禹,其他人的反应就相对平淡了些。

——黄老出身的老臣们,不知是有自知之明,知道黄老学回天乏术,早晚被法、儒等诸学取代;

还是仍旧傲慢的认为‘不过是意外’,觉得黄老学仍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至少在刘荣视野中,黄老出身的官员、功侯,除了汲黯若有所思外,再找不到第二张有危机感的面容。

像是麻木;

像是倨傲;

像是早有预料,甘愿任命。

也像是一无所知,活在梦里。

刘荣失望的摇了摇头。

后世人总说‘诸子百家’,就好像春秋战国,乃至于后战国时期,天下真的有上百家学说可为执政者所用。

但实际上,诸子百家当中能用的——至少是能为当今汉室所用的,却不过那三五家。

即将瘦死的骆驼:黄老;

暴秦覆灭的元凶:法家;

有教无类的人海战术鼻祖:儒家。

基本没了。

余下的——几近失传的墨家,只能用于工业方面,执政思想那是一个字儿也没法用;

农家更是早已名存实亡,成了当今汉室的农稼官群体。

号称‘集百家之所长’的杂家,就像后世交了学杂费的俊男靓女们——学杂费确实没白交,那是真学杂了。

家——传承倒是还在,但基本就是个‘外交人才培养机构’的性质,培养出来的人才局限性极大,基本无法作它用。

小说家,与其说是学派、学说,还不如说是个名词:小说作家……

掰着指头算下来,综合性大学派,其实就黄老、儒、法、杂四家——杂家还用不了。

余下三家,黄老半截脖子入了土,就剩下儒法针锋相对。

众所周知,刘荣一向不喜欢双方对峙。

准确的说,几乎每一位合格的封建帝王,都更喜欢三足鼎立,而不是两条腿踩高跷。

所以,即便知道黄老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注定要被历史的车轮所碾碎,刘荣也依旧在过去这几年时间里,给予了黄老学一定程度的支持——至少是纵容。

因为刘荣需要黄老学,继续以较强的存在感,以及较高的学术、政治地位,再继续存在一段时间。

至少在汉家出现除儒、法外,第三个能打——能和儒、法分庭抗礼,从而三足鼎立的综合性大学派之前,刘荣需要黄老学这个即将瘦死的骆驼,能稍稍压一压儒、法。

但现实总是让人失望。

黄老学,可谓是完完全全辜负了刘荣的期待。

而没有了黄老,本就因‘暴秦’而处于天然劣势的法家,就要独自面对有教无类,门下学子成千上万的儒家。

刘荣极度不希望最终,汉家再次走上那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老路’。

但此刻,看着黄老学让人无比失望的表现,以及法家先天营养不良、后天代谢不佳的状况,刘荣也逐渐开始理解历史上的汉武大帝,为什么会做那样的抉择。

——没得选了呀!

就剩下儒家一个能打的!

至于法家——别说和儒家对抗了,人家直接‘打不过就加入’,脸不红心不跳的玩儿起儒皮法骨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反正百家罢不罢黜、独不独尊儒术,事实都已经是这样了;

那还不如顺水推舟,统一一下内部思想,免得有人拿冷门学派当挡箭牌,为自己懒政不作为、贪污腐败,亦或是横征暴敛找借口……

“黄老学,彻底指望不上了……”

“呵;”

“一开始,就不该指望这些蠢货的……”

念及此,刘荣的目光不自觉的,落在了黄老学唯一的希望:汲黯身上。

作为黄老学新生代俊杰,难得一见的新鲜血液,汲黯相较于学派内部其他的老学究、老顽固们,还算是可以一用。

最起码,汲黯即不会傲慢无比的说:我黄老天下无敌!

儒法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我黄老学的一根毫毛!

反过来——不会过分傲慢的汲黯,也同样不会因为看清现实而心灰意冷,彻底被现实所打败,并逃避式的躲进深山老林,修仙炼丹做道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