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因为我有一双鉴宝金瞳(完)(2/2)
温灵也说服了父亲,将周家的那件周丹泉的青瓷瓜棱瓶也卖给了高林,这样一来,在现有的档案记录中。
周丹泉的丹炉青瓷,只有光复博物馆有。
而高林大段时间都热衷于了海外淘宝,刘小玲跟着高林确实是跑了不少地方,也确实捡漏了许多很有意思的小宝贝。
私人的家族庄园拍卖,地方小镇上的家具小拍,国外市井街头的小古董店,都留下过两人的足迹。
除此之外,高林还热衷于一项新的淘宝方式,“仓库拍卖。”
起初,高林是通过刘小玲了解到有这么一个行业的。
单拿米国来说,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私人仓库被充公,而这些私人小仓库每隔半个月都会有一次集中拍卖。
拍卖的买家基本都是米国本地人,至于参加拍卖的方式也很简单。
由管理人员挨个打开小仓库,参加拍卖的人员不能进到仓库中,只能站在规定的区域外看。
私人小仓库中的杂物堆积,基本上什么都有,车,唱片,旧衣服,旧家具,旧工具,各种电器,装饰品,工业零件等等的千奇百怪。
起拍价和成交价也都很低,从一美刀到几千美刀不等。
高林对此是乐此不批,那些堆积成山的破烂杂物对他如形同虚设般,就这样,每隔一段时间高林都会往国内寄一批新淘到的文物。
还有那件被高林意外烧造出来的曜变天目,也慕名的吸引过来了很多观光客,高林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带暖光设灯的透明展览箱,在灯光的衬托下,曜变天目更加显的绚烂神秘。
自此,国内的游客也可以在华夏境内看到曜变天目了,在也不用动身前往倭国,这也是一件幸事。
而在这件特殊藏品的介绍卡上,高林也特意下了功夫,这件能够传世作品的署名一是四个人。
“孙建新,李耷,陈大朋,小玲。”
至于为什么把小玲放上去,高林也是做过考虑的,虽然这丫头除了吃了和睡确实没能帮到什么忙,可当这几位老一辈的烧盏师百年后,平南的瓷艺界更需要新鲜的血液。
况且小玲也是少数的知道真正的曜变配方的人,她也是轻眼见过夜光榕贝的。
下午三时,光复博物馆三楼的一间休息室内。
几架电视台的摄像机已经分布就位,主持人是京北的一位着名女主持。
高林此刻也换上了一身西服正装,正在接受着电视台的采访。
美女主持人礼貌的拿着话筒采访着光复博物馆的一些细节,以及高馆长收藏过程中的一些趣事。
“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想代表各位观众提问,高馆长你方便回答下吗?”电视台的美女主持人礼貌的问道。
“自然,请说。”
“您这么年轻,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能收集到如此众多的精美文物,您有没有什么特殊技巧传达给电视机前的收藏爱好者呢。”
“嗯……这个嘛……”高林眨了眨眼,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收藏这件事无非就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罢了。
可高林却跳过了第一个最难的阶段。
“因为我有一双鉴宝金瞳。”
我有一双鉴宝金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