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在古代,靠经商控制天下 > 第22章 小河县

第22章 小河县(1/2)

目录

小河县,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在天河支流上的一座县城。从名字上出发,可以看出此支流的所产鱼获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小。

小鱼、小虾、小螃蟹……总之一切的鱼获都以小居多,大鱼鲜有听闻。

鱼获小,售卖价值自然不高,都是一文铜钱一两。虽小,但胜在多,然而有时多也未必是个好事,随便朝河里撒网,轻轻松松捕获了一大网鱼。

鱼小且多,价格自然随机而降。因此虽临近天河支流,却少有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一般都是取水浇田。

解释完了小河县的名字的由来,那么再回来看最后“县”之一字。

县,是朝廷实行郡县制而把全国分封为郡、县后的名称。

和三省六部制一样,炎国也沿袭了大夏王朝的郡县制,它和秦朝实现的郡县制毫无二致。

而有县就有它的长官,这个长官就是县令。

前文提过,仓部司也在小河县。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惑,既小河县既存在三省六部制的仓部司,也有郡县制的衙门,那么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谁负责谁?

其实三省六部制是一个中央官制,而郡县制的是一个地方行政制度,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其实这很好理解,就拿现代的例子来说明,仓部司相当于现代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县令就是现代的镇政府的镇长。

平常时候,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就按部就班地履行职责,可一旦镇长下达指令,指示它行动时,它就不得不遵循镇长的指令而做出行动。

同理,小河县的衙门和仓部司的关系如此,县令不管不顾时仓部司自我决定、按部就班地执行它的职责,可当县令修一政令时,仓部司就得按着政令而走。

言归正传,解释了一番炎国的郡县制后,我们回到正文。

在缴纳完赋税后,就进入难得农闲时刻。这段时间,农民的农事大幅减少,几乎到无事可做的地步,他们都在等,在做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播种、打理、收获的循环开始。

趁着下一个循环未开始,他们才有一点休息,像老耕牛脱去犁在田野间悠哉悠哉地啃食稻草。

不过对于江月淼一家三口来说,农闲是寒冬,冰天雪地、毫无生机的寒冬,需要拼命寻找生存之道的寒冬。

为了缴纳赋税,江月淼一家不仅把家里全部粮食拿去缴纳,还把所有的钱财拿去买粮食,现在可谓家徒四壁、山穷水尽。

就好比现在,江月淼一家无钱买食,无粮下锅。而农闲到收获还有一大段时间,江月淼他们不知道能不能抗到下一个循环中。

幸好临近天河的支流,打小接触河练得一身捕鱼的好身手,抓几了条鱼,垫一垫肚子。

“现在你家中无粮无钱,今后你打算怎么办?”钱阳鑫询问江月淼当下她家中的情况。

“嗯……田地间可以挖一些野菜来充饥,家中还有一些女红,可拿去小河县去卖,然后……总之先抗过这段时间,待到下一个粮食收获季就好了。”

“下一个收获季差不多半年后,按照目前的情况,你确定你现在的情况能抗到那时吗?”

事实确实如钱阳鑫所言,但身为农民的江月淼能咋样,全凭地的脸色。

地说要半年后才有粮食,那就一定半年后才有。

“这个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走一步算一步。”江月淼无可奈何地道。

“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切都会过去的。”

“谢谢,如果不是你帮我租借我家田地而减免赋税,不然现在我家就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没事的,不用谢,如果你真心想报答我,那么以后你就放任我,不再看管我种地,我先声明,我是不会种地的。”

钱阳鑫越了解种地,越明白种地就是一个自掘坟墓的行为。

“可是你不种地,你该怎么解决赋税问题——”下一刻,江月淼想到钱阳鑫运筹帷幄的智慧以及那不可捉摸的赚钱能力,八千文铜钱翻手即得,接着改口道:“行,我以后不会看管你,强制你种地,你想干嘛就干嘛,如果有人来查,我就帮你打掩护。”

并且这时仿佛灵光乍现,江月淼突然地猛想到:钱阳鑫他赚钱这么厉害,为什么不跟他学习经商?

虽然此次缴纳赋税获得一个免除兵役的名额,但江泽进和江芷若有两个人,名额不够分。

并且五年的按时缴纳赋税时间太长了,再依靠它获取免除兵役不现实。

然而不通过此等方法,那只有考取功名一个方法获取免除兵役,但那样花销特别大,需要用到很多钱。

我要学习经商,江月淼再次坚定她的想法:“钱阳鑫,我想跟你学习经商?”

“经商?”钱阳鑫有点意外。

“嗯,我想跟你学习经商。”

钱阳鑫狐疑地看了一眼江月淼,发现她一本正经,不像是欺骗、打笑他,于是不由得端正了态度,仔细地打量一番江月淼。

江月淼聪慧机智,而且对数字的运算很厉害,上一次去仓部司买粮时钱和粮之间变化她皆算对了。

这很难得,因为古代的农民目不识丁是司空见惯的,反而像江月淼这种既是农民又识字算数的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