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下半身思考的徐浩峰(1/2)
种地就能脱离奴籍,这条律法看似是一条一马平川的路,实则上路上坑坑洼洼。
首先最大的坑就在这五十石粮食上。
在炎国一亩地平均水平只能产三石粮食,高产的话能产出五石粮食。
而想要一亩地高产,就必须挑选上等品质的好地,而且要风调水顺,同时还要种植到收获期间战争,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才能一亩产五石粮食。
一位亲力亲为的农民最多耕种十亩。
依据这种情况,换算一下,正常情况一人收获季产出三十石,但脱离奴籍的要求是五十石,因此想要满足五十石还多需耕种大约七亩地;在天时地利人和下,一人收获季能产出五十石稻谷。
综合上述,单独一个人靠种地根本没法缴纳够五十石粮食而脱离奴籍,除非鸿运当头,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这完完全全就是炎国统治者画的大饼,拿着一条一个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的律法,吊在奴籍者前面,诱惑他们不要命地前行。
但好在方法比困难多,以后钱阳鑫想到一个完美的利用了这条律法,完成自这条律法诞生至现在,第一位脱离奴籍之人。
至于靠什么办法,以后再慢慢说,现在回归正题,钱阳鑫和江月淼搬鱼回到她家。
“江泽进,江芷若,我回来了。”
“姐,姐姐回啦了。”
江泽进和江芷若闻声而出,跑出院子,迎接江月淼。
“哇,好多鱼,好多鱼。”
“哇,好多鱼,怎么有这么多鱼?”
“这是钱阳鑫的鱼,”江月淼从渔网中拿出三条小鱼,交给江泽进,“江泽进,江芷若,你们拿这条鱼去煮。”
江泽进接过后就跑进了厨房,而江芷若停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盯着渔网里的鱼。
看着一眼望穿的江芷若,钱阳鑫忍住在心中叹气,同是天涯沦落人。
为了免除兵役,餐餐勒紧腰带,清水白粥,而一条小鱼,虽指头小,但如山珍海味,龙肝凤髓。
虽然鱼都是钱阳鑫,但是江月淼对他很负责任。
根据炎国的律法,看管奴籍之人确实要管奴籍者,但它没说具体怎么管,提供猪食吃,猪圈住,亦是提供吃住。
江月淼家确实穷酸,但她给了钱阳鑫一个和他们所住别无二样的房间,同桌、同筷、同碗、同食。
江月淼给了钱阳鑫一个平等生活,钱阳鑫也还她一个奔向美好的生活。
于是钱阳鑫摊开渔网:
“这些鱼你们全部拿去煮了。”
“哥哥,真的吗?”
“不行,江芷若,我们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江月淼教育道,“钱阳鑫,很谢谢你,如果你想自己吃,我可以帮你一起煮了。”
“无所谓,一起煮了吃就行,明日我能继续出租渔网换鱼就行,而且这些鱼太小,也卖不了钱,保存不久,大热天,放久了就发臭了。”
“姐姐,我肚子饿了。”
“……”沉默一会,江月淼接下了,“谢谢,我明日我捕到鱼,一条不要全部给你。”
“没事的,我们一起吃了算了,只劳烦你这个看管者,以后对我温柔点即可。”
江月淼愣了一下,有点不知措施:“我……不行,我必须按规矩来。”
“哈哈,逗你玩的。”钱阳鑫被逗笑了,没想到江月淼会如此为此个玩笑当真。
今天晚上,江月淼一家和钱阳鑫吃得最饱的一餐。
第二天,钱阳鑫惨遭现实的摧残。
五月的烈日如一个大火球高高地吊在头顶上,虽有一顶破破烂烂的草帽盖在头上,但和裹在炭火上烤鱼的叶子无二样,起不到遮阳的作用。
在这里提一句,这里的五月指的是农历,换算成新历就是七月多。
无人打理而荒废许久的田地,杂草丛生,乱石穿空,地硬如铁。
举起手中的锄头,一锄头下去。
“砰”的一声,钱阳鑫感觉锄头非锄在田地里,而砸在身上,田地纹丝不动。
种地的农民真不容易,就像路上的鹅卵石任人踩,任人踏,而且还需自行打磨自己让自己光滑无比,好供踩踏上面的人舒舒服服。
原本以为农民不容易,但只有亲身经历过一次,钱阳鑫才深知底层百姓的不容易。
第一次都如此艰难,何况一生要与泥土为伴。
老了嘴里泥土,死了身上盖泥土。
钱阳鑫丢下锄头不干了。
“钱阳鑫,你为什么停下来?”
江月淼发现不种地的钱阳鑫。
“我休息一下。”
“你昨日休息,今日不种地不行。还不种地,还有一个月就要缴纳赋税不种地不行,你必须种地。”
果然是个负责的人,没人看管还如此负责。
“你昨晚我不是请你吃了那么多鱼嘛,今日就宽限我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