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八零年代嫁混混 > 27 第 27 章 爷爷会有事吗

27 第 27 章 爷爷会有事吗(1/2)

目录

李蓁蓁刚洗漱完, 门口传来不大的敲门声。

李蓁蓁和谢言之都站在那里,大早上的,雨后初晴, 更不应该会有人来敲他们家的门。

谢言之摆平整手下的书籍,朝大门走过去。

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

“姨——姨, 开—门。”

是小平安!还带着哭腔, 旁边的大狼狗跟着叫唤了两声。

李蓁蓁跟着跑到门口,小平安眼泪汪汪,大狼狗护在他身侧。

“小平安, 怎么了,爷爷呢?” 李蓁蓁弯腰抱起小平安往隔壁走。

谢言之也跟在两人一狗的身后, 大早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找过来, 肯定是刘大爷出事了。

不用猜想也会是刘大爷,没有任何犹豫, 两个人就去了隔壁。

小平安一直在哭, 嘴里的话说不清楚,问他是问不出任何问题。

大狼狗走在最前边, 领着李蓁蓁和谢言之找到刘大爷的屋子。

进屋中两人才看见刘大爷,半截身子露在床外边, 看样子是要出来, 没有力气只能停在那里。

“刘大爷,您别动, 让我来。” 谢言之快步过去扶起刘大爷。

他脸色通红, 谢言之摸着刘大爷的胳膊都发烫,他将人在床上调整了姿势,回过头对李蓁蓁道:“蓁蓁,你在这里看着, 我去请大夫过来。”

“你去吧。”

谢言之一溜烟儿就从屋里跑了出去,骑上自行车去请大夫。

李蓁蓁低下头哄着小平安。

“咳咳——”

床上的刘大爷咳嗽两声。

李蓁蓁从桌子上的暖水瓶中倒出来半茶缸热水,手心摸了下搪瓷缸,水的温度刚好适宜入口,她给刘大爷端了过去。

“刘大爷,您慢点喝,言之去请大夫了,我看着小平安,您放心吧。” 李蓁蓁搬了凳子,抱着小平安坐在床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大狼狗隔在床与她之间。

喝了点热水,刘大爷才感觉嗓子好了点,不像刚才那般烧的慌,烧的嗓子灼痛,说不出来话。

一连喝了大半杯水,刘大爷嗓子有了湿润,脑子才没有那么天旋地转。

昨天晚上冒雨接小平安放学,穿着雨衣也不行,外边还是风太大。晚上又在家里通下水道,暴雨天吹风吹的时间太长了。

睡觉前他特意熬了姜汤,小平安和他都喝了,他摸着两个人身上都没有什么问题,体温正常才睡觉。

刘大爷害怕生病,什么防范措施都用上了,还是没挡住。

今天早上,不是小平安跑过来叫他,根本就醒不过来,还不知道要发烧到什么时候。

被小平安摇晃醒过来后,刘大爷就感受到浑身无力,坐都坐不起来,头昏脑胀。强撑着说了两句话,让小平安去隔壁叫人,又让大狼狗跟上。

他才彻底没有力气,到底是年龄大了,也不敢逞强自己去看大夫。

小平安离开后,他尝试着自己坐起来都没有力气,只能等着李蓁蓁和谢言之过来。

没多大会儿,谢言之就领着大夫过来了。

李蓁蓁再次见到了给江秀英调理身体的大夫。

大夫姓张,四五十岁的样子。

医术是整个县城公认的,中西医都会,江秀英吃的中药一直都是张大夫开的。

甚至是其他县城有人生病,也会不远百里奔袭。

张大夫医术确实厉害,全县城毋庸置疑,只要不是需要医院机器检查动手术的,有个大灾小病找张大夫保证药到病除。

几十年的老大夫了,找他看病大家都放心。

张大夫是在家里的坐堂大夫,现在基本上不出去跑,都是病人去他们家排队等候诊治。

平常也都是九点钟才会开门坐堂,今天不到八点出来纯属是特殊情况。

张大夫在家里还没吃饭,刚起来就被谢言之疯狂拍门。

谢言之他们都是老熟人了,隔上几天谢言之就会来找他给江秀英抓药,十几年了,可以说他是看着谢言之长大的。

就算认识十几年,张大夫也不会轻易跟着谢言之走,也不是给江秀英看病,张大夫想到的是谢言之的新媳妇儿李蓁蓁,有什么病都可以带着人来看,他还真不能过去。

你找我我就去家里看病了,那一次其他人找我是不是也要去。

留下一屋子病人就跟着离开吗?

规矩就是这样,不能坏了。

可当张大夫听到是去给谁看病,也不磨蹭了,披上件外套就跟着谢言之往外走。

身后儿子叫喊自己吃饭的声音都来不及回一句。

刘家,老的老小的小,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而且他按照辈分也是叫人家一声刘哥。

家里没有顶事儿的人,老的万一出个事情,还在幼儿园的小孩子就没人照顾了。

张大夫问清楚是哪个刘家,背上自己的药箱就走,又装了很多退烧止咳的先去看看。

到刘家的时候,整个人的衣服还没整理好,显得有些慌乱。

李蓁蓁在看见张大夫进屋的那刻,抱着小平安起身让出来位置,将凳子给张大夫坐。

有了张大夫在场,李蓁蓁和谢言之都松了口气。

刘大爷那边刚夹上温度计,小平安的肚子就叫了起来。

“都别守着了,去带孩子吃点儿东西,再端来一碗稀饭。” 张大夫回过头吩咐道。

都是街坊邻居,也不会有谁说舍不得,尤其对方是刘大爷家里。

谢言之点点头:“去吧,蓁蓁,带上平安去咱家里先吃饭,饭都在锅里温着,我在这儿守着。”

有人看守,大夫也在,李蓁蓁就先抱着小平安离开了。

也不能一直不吃饭,大人扛得住,小孩子扛不住饿。

今天是国庆节,很大一部分人都没有上班,都在家里过节休息。

早上刘大爷家里折腾的动静,再加上谢言之骑自行车风风火火把张大夫载到刘大爷家里,在外边端着饭碗吃早饭的也都看见了。

事情就这么悄然传开。

李蓁蓁端着稀饭到刘大爷家里的时候,陆陆续续也有其他人家来看望刘大爷。

来看看刘家是什么情况,对谢言之的态度也好了那么一两分。

毕竟大家住在同一条街道,也不是只有谢言之住在刘大爷家隔壁,自己还没发现刘大爷出事情,谢言之发现了,还去跑着请大夫来,什么仇什么怨在此刻都放下了。

一时间,街坊邻居空前和谐。

“今天也都别围着了,有空的来给爷孙俩送送饭,至少在退烧前都没人做饭。这些你们自己商量着来,我也该回去吃饭了,大早上谢言之就拍门给我请过来。” 张大夫开完药,一边收拾药箱一边说。

“就是年龄大了,受了风寒,平常要多注意,有个什么降温变天大家也都看顾看顾。” 张大夫嘱咐完,看向还在站着的谢言之,吼道:“你还愣着干什么?把我怎么接过来的不得把我怎么送回去。”

“张叔,哪儿能啊,我们肯定负责到底。” 李蓁蓁笑了笑,拍拍谢言之的肩膀让他赶紧跟上。

屋子里聚了一群人,刘大爷喝完药躺在床上继续睡觉,屋里的街坊邻居逐渐散开。

李蓁蓁牵着小平安的手也退了出去,街道上几个家庭已经商量好了,中午和晚上都来刘大爷家里送饭。

其他人都离开后,李蓁蓁和小平安坐在院子里,等着谢言之回来。

“姨姨,爷爷会有事吗?” 小平安稚嫩的脸上写满慌乱,眼睛湿润,还是忍不住想要哭。

李蓁蓁捧住小平安的脸:“当然不会了,爷爷睡一觉醒来就好了。”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李蓁蓁回过头再看,看到了很多从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

国庆节两天的假期,谢言之就在家里休息了一上午,剩下的时间,张建业和江诚,他们兄弟轮流去卖废品。

李蓁蓁这两天对隔壁刘大爷家里的关注也比从前高,没事儿就去看看小平安和刘大爷,有时候还能遇见街道上的其他邻居。

两天的国庆节假期结束,刘大爷的身体也好了起来,病来的快去得也快。

身体好起来的刘大爷,煮了一篮子鸡蛋给街坊邻居分发,感谢他们这两天的照顾。

李蓁蓁和谢言之是在早上出门的时候遇见刘大爷送鸡蛋的。

“刘大爷,鸡蛋您留着给小平安吃吧,我们就不用给了,家里都有。” 李蓁蓁推过去,没有接鸡蛋。

鸡蛋现在还是金贵的东西,他们不过是送了两碗饭,都是街坊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不需要回报的。

人不收没关系,刘大爷拿住鸡蛋放进了自行车前方的车篓当中,脸上带着庆幸与感谢:“这个鸡蛋你们必须拿着,不是你们两口子,我还不知道躺到什么时候。”

刘大爷牵住小平安的手后退一步,“行了,我们不耽误言之送你上班了,快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