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太空发射震惊世界(1/2)
第100章 太空发射!震惊世界!
……
面对网友们的评论,苏彻始终微笑以对。
主持人看着热闹非凡的直播间,同时有些惊讶于苏彻在网友们心中的号召力。
简直比一线的大明星都要强很多!
“苏厂长,请问您对于这次载人登月是怎么看的呢?”主持人微笑着问道。
苏彻看着大屏幕上放的登月动画,同样微笑道:“我和你一样,就只能在地面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看了。”
苏彻话刚说完。
直播间里顿时出现了一大波弹幕。
“噗哈哈哈哈……”
“噗……苏彻大佬也太皮了吧!!”
“哈哈哈哈!我也是,只能在屏幕上看!!”
“这主持人也是,总问一些无聊的问题,一点都不如冰冰……”
“苏彻大佬就是接地气,不想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官面话!”
“这水平……还不如让我去采访苏彻大佬!”
“哈哈哈!求问主持人心理阴影面积!”
直播镜头前,主持人显然被苏彻的回答弄了个措手不及。
得亏是个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了,要不然恐怕得出一场直播事故。
不过这个时候,主持人也发现了苏彻并不喜欢被问一些那种太冠冕堂皇的话。
于是立马一改前面的风格,直接直来直去的开始问和登月相关的话题。
“苏厂长,这次登月计划的详细步骤,还请您帮忙介绍一下~。”
目前大屏幕上放映的,还是经过电脑制作的动画画面。
真正的直播实拍画面,还要等到真正开始的时候才会放出来。
苏彻点点头:“这次的登月,与以往不同的是,载有航天月的火箭,并不是从地面上发射的!”
直播间里很多网友,一听这话顿时就懵了。
不是从地面上发射,那从哪里发射?
运载火箭不都是从地面的发射台上发射的吗?
不过也有一些对苏彻前面太空计划有所了解的网友,心里已经有所猜测了。
“有没有叼大的,知道苏彻大佬说的啥意思不?”
“是啊!苏彻大佬说的这是什么意思?不从地面发射,难道是从海面的大船上发射?”
“楼上的,你说的这也不是不可能,上世纪西方就有这种在海上发射的火箭。”
“那个虽然是在海上,不过是由一个石油钻井平台改装的,算不得真正的海上发射。”
“我觉得苏彻大佬说的,应跟是在空中发射!”
“空中发射也早就被论证过了,大毛家以前的a225,最初就是被设计出来,运输和发射航天飞机用的。”
“那能一样吗?苏彻大佬这可是载人登月啊!”
“你们在瞎吵什么?如果你们以前仔细研究过苏彻大佬的航天发射任务,再加上现在空间站的构型和位置,就应该能猜出点什么来了!”
“卧槽卧槽!!难道是要在太空里发射运载火箭,进行载人登月吗!?”
“妈呀!!这也太劲爆了吧!!太空里发射运载火箭!这可是从来没人做过的壮举啊!!”
“现在咱们大夏已经有很多壮举了!!第一个在月球建立基地的国家已经属于我们!!”
“现在又来一个,在太空里发射运载火箭,并进行载人登月的记录!!”
“还有!还有一个!!第一个在地月之间,建立地月转移系统的国家!!”
说到这里,那些之前还不明白的网友们,顿时都激动起来了!
在太空里发射运载火箭!
在整个蓝星科技史上,都是第一次!
以前因为受齐奥尔科夫斯基理论影响,在陆地使用运载火箭发射航天器的时候。
除了近地轨道可以一次入轨之外。
像太阳同步轨道,以及蓝星静止轨道等高轨道。
航天器要想入轨的话。
都需要太空摆渡车或卫星先将航天器送入低轨道,然后再依靠自身的动力进入更高的轨道。
在苏彻建造出逐月一型运载火箭之前,蓝星上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但是逐月运载火箭却不一样。
逐月运载火箭因为是使用3D打印母机一体成型的,而且运用了更加先进的火箭燃料技术。
所以才可以将航天器直接送入高轨道。
甚至是可以直接将航天器送到月球上去。
不过这种技术目前无法复制,发射完一枚就少一枚。
苏彻要面临的,就是后续的技术更新迭代问题了。
除非他可以再抽到技术更加先进的火箭技术,或者是新一代的火箭燃料技术。
不然发射完这十枚逐月运载火箭后。
他就只能使用技术指标更差的运载火箭了。
要想靠着逆向研发把逐月运载火箭完全吃透,没有个几年的技术攻关,是难以实现的。
所以苏彻的想法,就是把空间站当作地月之间的缓冲平台。
防止十枚逐月一型运载火箭发射完之后,后续没法执行太空探索任务。
有了空间站这个缓冲平台。
就可以储存大量的火箭燃料,用来补充往返地月的飞船燃料。
还可以进行太空中发射运载火箭。
避免了航天器脱离蓝星引力束缚,消耗大量的燃料造成浪费。
对于大夏目前来说。
这是一次积极的尝试,有效的解决了今后深空探索的一系列可能存在的问题。
…
距离蓝星地面近二十万公里的深空中。
庞大的空间站,已经从类似浑天仪的同心环状构型,变化成了圆盘状。
在圆盘的中心处。
一枚巨大的火箭,正整装待发。
空间站内部。
第一批和第二批加起来两百余名的航天员,此刻都在舷窗前观察着矗立在空间站圆心中间平台上的运载火箭。
“站长,火箭已经准备就绪!”
“随时可以待命发射!”
一名航天员看着手中平板电脑上显示的大量数据,向空间站站长汇报道。
因为第一批的航天员里,航天器驾驶员的比重较高。
所以第二批进驻空间站的航天员里。
载荷专家和任务专家以及工程师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单纯的航天器驾驶员则越来越少。
这一点。
在选拔登月航天员的时候得到了体现。
因为登月的任务不是简单的落月返回任务,而是常驻任务。
因此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比重就产生了变化。
单纯的驾驶员名额,仅仅只有六名而已。
占所有登月航天员人数的不到十分之一。
因为载荷专家和工程师也都具有一定的架势航天器经验。
所以在选拔登月航天驾驶员的时候。
竞争格外的激烈!
当空间站站长宣布第一批登月计划名单的时候,几乎所有航天器驾驶员都紧张了起来!
这不光关乎着巨大的荣誉。
还关乎着人们对于登临月球的梦想。
“
空间站站长拿着一份名单,脸色严肃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