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收棉花啦(2/2)
而二斤半的线,差不多才能弄出长一丈七的布,这种兑换比例下来,三斤棉花弄出不到六米的布。
眼下供销社一斤棉花卖一块三毛钱。
综合考虑下来,厂里意思是村里人愿意要钱,就按这个价儿收购。
不要钱的话,一斤棉花给一米二的布,这个比例适中,比送到收购站合适。
而厂里刨去人工成本跟机器损耗,利润能维持正常运转。
村长听完,没有犹豫点头答应,“你说的跟其它厂说的差不多,我跟村里的人开个会,没问题的话咱们就着手办!”
这是他们最想听到的话。
棉二几个干事喜笑颜开,看向叶穗的目光带着钦佩,要知道他们自打昨天就带人在厂附近村子收购。
宣传到位,也没少费口舌,但收效甚微,就零散收了十几斤棉花。
可人家呢?
几句话就谈成了一个村的棉花量!
“对了叔,一会还得麻烦你带我去其它村子转一圈,咱们先前承诺人家要收棉花,不能失信于人!”
看她多会说话,分明是他们占便宜,这么一说,好像是别人求着他们收一样。
偏人家村长真吃这一套,笑呵呵说马上安排。
村长开了会,大家超过九成同意了这项换购行为,叶穗这会跟着凑热闹。
“一会谁家有积存的棉花,可以全都拿来换购,我跟领导申请了,只要哪户超过十斤,钱照样给,还额外送一个毛巾一块肥皂!”
村子里收购的那是集体的。
虽然数量不少,但在这节骨眼上,谁会嫌弃收的棉花多呢?
毛巾跟肥皂啊!
单买也得一块多。
而且人都是爱凑热闹的,有个啥好事生怕错过,在最初短暂犹豫后,有人马上同意。
紧接着群众的热情跟燎原之势一般,一声高过一声,“我家有!”
“我家也有!”
“好,我就在大队门口,肥皂跟毛巾都在这摆着,咱们来一家发一家!”
因为找回丢失的羊群还有卖给大家便宜质量又好的衬衣时,叶穗在朝山沟名气就响当当了。
更何况她又在文章中,把朝山沟当作先进典型来夸赞,更是赢得男女老少的喜爱跟信任。
加上这会又有毛巾肥皂拿,有的女人已经回家背棉花了。
石彬朝他竖起大拇指,这批福利本来就是给大家的,现在被她一变通。
东西照旧给,却能额外收到好些棉花。
不止如此,公家的东西还让她当了好人,叶穗这一箭双雕用的不错。
石彬跟其它两干事搬出桌子在村大队外面,叶穗拿出纸笔打算做记录。
“对了,你们现在找俩人回去,把库房剩下的那批毛巾还有肥皂拿出来。
朝山沟这边发完了,咱们马上转移阵地,虽说是板上钉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