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宝象乃王爷故人(2/2)
然而任何探子只要靠近杨家祠十里之地,无论是大宗师还是无上大宗师,都会被一道隔空而来的拳劲轰成肉泥。
众多势力探知了宝象和尚的底线,纷纷将探子安插在十里之外。
却说汴京城端王府。
赵佶听闻高俅被一个和尚杀了,原本想要派人为高俅报仇。
高俅身居太尉之职,是他朝中力量的中坚,还和大儒境界的苏轼有一层联系。.
他平时还是很看重高俅的。
不过又听报信的人说那和尚身在护城大阵中一拳就能轰死五千铁骑。
不用武道真元,不用天人合一借助天地之力。
僧衣一挥就能将护城弩射出的上万长枪倒卷而回。
十丈宽百丈高的城墙一拳就能轰倒十里。
赵佶性子里软弱的一面开始占上风,招来林灵素、蔡京等人,商量如何处理高俅被杀之事。
蔡京是个善于投机的政客。
赵佶手下,他和高俅、林灵素三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高俅被杀对他来说也就是从原本的三足鼎立,变成他和林灵素分庭抗礼。
只能说影响是有,但不大。
章惇曾言道:“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蔡京对赵佶的心思最是了解,赵佶决定找他们来商量,心里其实已经怂了。
说是商量,只是给自己一个怂的借口。
世人只知道高俅善于逢迎,却不知赵佶手下最善于揣度上意的还要数蔡京。
就听蔡京解释道:“那宝象和尚来自大雪山,据传是龙象宗的弟子,修炼欢喜佛法相。高太尉要夺他道侣,那就是毁他佛心,阻他武道前途。高太尉一步踏错落得这般下场,实在是可惜··”
赵佶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叹息道:“高俅有此下场,是我的错,虽然平日里偶有耳闻他横行汴京,抢夺民女。我只是不信,未曾警诫他,才让他落得如此下场。”
蔡京闻听此言,对赵佶施了一礼,肃容道:“王爷勿要自责,需以保重身体为要,当知如今正是议定皇位的关键时刻。”
“高太尉在天之灵,也不想王爷为他伤怀而误了大事。”
王府正堂,赵佶和蔡京君臣相得。
林灵素表面上在一旁老神在在、闭目养神。
其实一直注意着蔡京的言行举动。
他早就看出蔡京此人不一般,一举一动都颇得赵佶的赏识。
上位者喜怒无常,蔡京却能准确把握赵佶的心思。
这种通晓人性的能力堪比佛家的他心通,实在让他叹为观止。
高俅身死本是赵佶朝堂力量的一次重创,蔡京却稳如泰山,恍若不知,还能借机与赵佶演一场君臣相得的戏码。
林灵素不善朝堂斗争,于是附骥其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反正赵佶看重的是他的道门身份和他忽悠出来的神话故事。
身为道门天人他也不需要掺和朝堂之事,只要保护好赵佶的安全就足够了。
换言之,他不善政事更让赵佶放心。
赵佶在蔡京润物细无声的逢迎下心情大好。
不过蔡京说的模棱两可,就是不提怎么解决此事,只说一切由王爷乾纲独断。
赵佶不好多问,便看目光看向站在一旁的道人,想听听林灵素的意见。
林灵素注意到赵佶的目光,做了个道揖。
掐指一算,面色大变,然后面上带着七分惊异,三分为难。
皱眉道:“王爷容禀,贫道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佶好奇林灵素算到了什么,竟让‘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他都面色大变。
忙道:“真人但说无妨。”
林灵素布了阵法,挡住外人视听,这才解释道:“宝象和尚乃王爷故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