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1/2)
第126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事王淮还真不知道,他还以为吕怀恩是看到自己写的那首《清平调》之后,才听说自己的呢,没想到自己的高考试卷居然是他批的。
此时也赶紧道谢道:“那还要感谢吕老师了,语文作文好几年都没出过满分,您直接给我一百五十分,在当时一定扛了很大压力。”
吕怀恩不在意的摆摆手:“你那篇《滕王阁序》不拿满分,还有什么作文能拿满分,纯粹是因为你的个人实力而已,不用谢我。”
吕怀恩稍微停顿了一下,见其他三位教授满脸期待的样子,只好直接开口道:“那个,王淮,我看你的书法好像已经达到了大师级的高度,能不能给我们展示一下?
现在秦国有幸达到大师级的只有戴教授一人,而且只写了一幅字就再没达到过那种境界,现在拿他那幅字跟宝贝一样,谁也不让看,我们也就是好奇,想知道在现场看大师级的书法是什么感受。”
王淮略微有些沉默,吕教授几次为自己发声,按理说他提这点要求自己不应该拒绝,可是书法这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兰亭集序》已经烧了,自己现在再写一幅的话,有可能是自己第一幅流传出去的作品,这有违初心啊。
略一思考,王淮抬头对着吕教授回道:“可以是可以,但如果这幅作品我不满意的话,我会当场直接销毁。”
吕怀恩点点头道:“那当然,伱自己的作品你当然有权利决定怎么处理。”
一旁的宋书文有些好奇,王淮的书法水平真达到这种程度了吗?虽然在《兰亭序》的MV中王淮已经展示过自己的书法,但视频中看的感受自然不如现实,所以宋书文相信王淮的书法水平很高,但也不至于高到秦国最高水平的地步吧。
此时没人关心宋书文在想什么,一听说王淮同意在现场写一幅字,教授们纷纷把准备好的笔墨纸砚从包里掏出来,并为王淮铺纸研墨,只求他能以最佳状态来写这幅字。
王淮在桌前站了良久才抬头问道:“老师们想让我写一幅什么字?”
吕怀恩赶紧笑着回应:“秦国的古诗词,楹联,好词好句你想写什么都行,我们就是看看,看看。”
栾伟平理了一下脑袋两边仅剩的头发,一脸严肃的补充道:“王淮同学如果有新作品的话也可以写出来,我们这些老师是不会外传的。”
剩下的两位老师也连连点头,宋书文见状也悄悄的点头附和。
王淮有些无奈,老师们的意思很明显,想让自己现场创作一个,这些教授都是文科的,对诗词歌赋都极感兴趣,见到王淮这个天才想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新作品很正常。
可这么突然让王淮写一幅字,他还真想不出来什么合适的,还不能随便搞一两句话来糊弄老师,自己还要和他们打好关系,为自己以后的事业单位铺路呢。
王淮站在桌前思考良久,其他教授们也不去打扰,就在一旁静静的等着。
“有了!”
王淮眼前一亮,反正都是老师,又没要求自己非要写一首诗出来,那自己来一两句话就好了。
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好,王淮提笔蘸磨,书法大师的风范一下就上来了。
教授们见此纷纷把呼吸放缓,书法确实会改变一个人的气势,王淮这一提笔,仿佛他才是老师,自己这几个年龄加在一起二百多岁的老家伙却成了学生一般。
宋书文也是暗自心惊,她原来是不服这个世界上有天才存在的,大家都是一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你的再好使能好使到哪去。
但看到王淮她却忍不住怀疑自己了,这家伙怎么好像什么都会,弹吉他,现场创作,唱歌,写诗,书法,而且各项领域都精通到了普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程度。
凝神看着王淮的一笔一划,几位教授的眼睛也越来越亮,纸上现在虽然只出现了一个“师”字,但那股传播文明的劲就已经出来了,将情绪融入到作品中,这就是大师级吗?
王淮落笔极慢,几位教授也不急,反而沉醉其中,看王淮的笔在纸上滑行简直是一种享受,他们恨不得能看一个晚上。
可惜,王淮没打算过多展示自己,在纸上留下短短一句话后就停笔看向四位教授:“老师,我写完了。”
教授们纷纷回神,看着纸上那一行大字久久不能平静。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吕怀恩盯着面前的宣纸,平白在心中升起一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他觉得这句话是对老师职业最好的解读,传道受业解惑也,仅三个词语就把老师的责任道尽。
他不禁想起了自己把大半辈子献给清北的初衷,本来以他的水平,去外面开一家出版社,去电视上参加几档讲座节目,或者开一家私立学校都是绰绰有余的。但他没有,他让秦国多一些有文化,会说话的年轻人。这样的人才不管是在内部宣传方面,还是外交方面,都有很大的缺口。
所以他留在清北当了一名大学老师,为秦国培养高端人才的大学老师。
其他教授们也都眼怀追忆,以他们如今的水平和地位,完全可以退休去享受生活了,如今还留在大学里当老师的,谁没一些达济天下的梦想呢。
就连宋书文都被这幅字所吸引了,虽然没有几位教授的感触深,但她突然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辅导员,也不能光想着攻略王淮,应该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好,再去做其他的事。
盯了这幅字良久,宋书文突然想到王淮刚才的动作有些不对劲,自己很清晰的看见他在写完“也”字时,在宣纸的另一侧比划一下才把笔放下,像是没写完的样子。
“王淮,这句话你是不是没写完?”
鬼使神差,宋书文直接开口将自己的疑惑问出来,其他教授闻言也纷纷回神,不明所以的看着宋书文。
因为教授们的水平比较高,所以对这幅字的感触也比较深,以大师级书法将这句话写出属于双层BUFF叠加,他们才如此沉迷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并没有注意到王淮的小动作,不明白宋书文为什么会这么问。
倒是王淮微笑着点点头:“确实没写完。”
吕怀恩闻言眼睛一亮:“怎么了王淮,还有纸的,墨还够不够,你不用动,我现在就给你研磨。”
栾伟平虽然依旧一脸严肃,但动作明显加快,从方收的包里再次掏出一沓宣纸为王淮铺到桌子上。
王淮却是摇头阻止道:“老师们别忙了,我今天没状态了,再写也达不到正常水准,再说我这篇文章还没创作完,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吕怀恩闻言有些失落的点点头,但又马上用充满希翼的眼神看着王淮问道:“那能不能给我们读一下,就你这篇文章,写出来的部分能不能读一下,你放心,我们不会外传的。”
看着吕怀恩的眼睛,王淮不忍拒绝,只能轻声开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老师,这篇文章就写到这里。”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吕怀恩和其他三位教授都轻读出声,在琢磨着王淮这篇写了一半的文言文。
“好,真是好,王淮,你大一努力一点,提前把学分修满,大二我就直接让你来当我的研究生,只要你点头,其他的问题我来解决。”
栾伟平最先回神,抢先一步开口道。
吕怀恩见事不对,赶紧瞪了栾伟平一眼,对王淮说道:“王淮,你别听他的,在清北不管是什么天才都要按规矩来,不过这件事在规则之内也不是没有办法操作,这样吧,你把学分修满了之后先来找我,我给你解决。”
这次方收也开口了:“老吕你急什么,王淮,等你把学分修满了,想找谁都行,我们几个都能在规则内把这件事给你办了,不用非听老吕的,跟着你自己的意愿走。
当然,你要是想读我的研究生,我也非常欢迎,有空的时候,还可以让你去我的博物馆提前体验一下管理层的工作方式。对你未来很有帮助的。”
赵强在一旁也连连点头:“方教授说的对,不用非听老吕的,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来,但你如果想要体验管理层的工作方式,大可不必找方教授,可以来当我的学生嘛,老师控股了两家上市公司,随便给你安排一家去当经理,不是比管理一家博物馆好多了。”
王淮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但也只能愣愣点头,反正最后读不读研还是自己说了算,让他们先争去吧。
不过他此时还真有些自豪,这还是自己第一次被这么多男人争抢过。
他也确实应该自豪,宋书文在旁边都看呆了,她在魔都双旦读过研究生,她很清楚能在清北这种地方做教授的人都是什么实力。
一点不夸张的说,面前四位教授中的赵强,就足矣称的上她梦寐以求想加入的豪门了,这种人居然会主动和其他教授争抢一名学生,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这么大吗?
吕怀恩见方收和赵强挨个劝王淮不要选自己也不生气,这恰恰证明了王淮选他的可能性最大。
再说了,从王淮这么长时间的行事风格来看,他绝对是一个很看重感情的人,自己以前帮了他那么多次,只要他考研,那百分之九十会选自己的。
不再去纠结王淮选谁当研导的事,反正还有一年时间呢慢慢来呗,倒是现在有一件比王淮选谁当导师更重要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