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毒牛奶(2/2)
助理等在门口,用眼神暗示经理。经理看了一阵头大。“先安抚顾客吧,登记一下他们的需求。”
助理本想开口再说几句,看着经理面色不佳,默默退了出去。事情已经发酵到这个地步,顾客怎么会听到几句安抚话语就善罢甘休呢?
早上9点,市场监管局发布公告,近期,他们对14家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生产的纯牛奶进行了抽查,检测出麦乳集团的牛奶不合格,违规使用了添加剂。
麦乳集团这两年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购买他们的奶制品,还不断的通过投放推送广告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在网络上也算是小有名气。牛奶市场就这么大,麦乳集团这两年蒸蒸日上,自然让别的企业看了眼红。
市场监管局刚发了公告,对家企业立马将麦乳集团买上了热搜。
“麦乳集团毒牛奶”
“麦乳集团违规添加剂”
“麦乳集团丙二醇”等词条先后空降热搜。
对家企业一看,怎么上了三个热搜,自己明明只买了一个。派出人打探消息,发现原来还有其他的企业,也帮麦乳集团买了热搜。
麦乳集团公关部门火速联系媒体平台,要求降热搜。可他们这边花钱降热搜,同时还有不少人花钱给他们买热搜,麦乳集团公关部焦头烂额,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事态扩大。
“我家还有两箱麦乳集团的牛奶,怎么办?”
“我更惨,昨天刚喝完。连着喝了两个月。”
“我说麦乳集团怎么牛奶味道特别重呢?但它的蛋白质含量却不高。”看到消息的民众翻了翻家里的储物柜或是自己的网络购物车,多多少少都能找出一些购买过麦乳集团牛奶的痕迹。
在金钱的加持下,一些关于丙二醇的科普也随即跟上。丙二醇有低毒性,华夏明确规定丙二醇不得在纯牛奶中使用。麦乳集团妥妥的违背了相关的条例。
麦乳集团公关没有经验,在这种大危机下,漏洞百出。发布的公告上宣布将会立刻下架查出问题的两批次产品,同时会满足购买了这两批次产品的消费者合理诉求。但公告却写错了日期,将落款时间写成了去年。
麦乳集团紧接着对外公布,是集团在生产牛奶的时候没有清洗产品线,导致调制牛奶的添加剂流向了纯牛奶生产线。
这敷衍的理由,更是激起了消费者的不满。有毒的牛奶人还能喝?况且谁又能够保证只有被抽检到的两个批次的牛奶有问题呢?
消费者根本不买账。买过牛奶的人纷纷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麦乳集团全部退货。
更让消费者生气的是,在狗狗平台上购买的牛奶马上就全额退款了。但是猫猫平台上,手续复杂,一部分消费者还没有退款成功,这种区别对待,更是让消费者火冒三丈。
到现在这个程度,经理还要求电商部门继续安抚消费者,助理表示真的做不到啊。消费者又不是傻子。
助理走出经理的办公室,脚步沉重,心里已经盘算着,今天下班回去立刻投简历。要是跑得慢,说不定还要成为背锅侠,他可是上有老下有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