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村民占股(2/2)
杨思源心里觉得好笑,他怎么会不清楚他们来一唱一和的,想表达什么意思?
他本来倒也不是怕公家参股,怕的是他们控股,然后就有人出来瞎指挥。
本来一件好事,最后总是被那些狗屁倒灶的破事给整黄了,提起来就让人觉得又可惜又可恨。
国内这年头类似的事真是不少,地方上既想着招商引资,又想着掌控话语权,明摆着就是啥便宜都想占。
越是落后的地方的人,还越是这样想。改开都二十年了,思想还是拐不过弯来。
就像当下有个玩笑话,叫投资不过山海关,说的是不管啥投资,到了东北,都能因为各种奇葩事给你弄毁了。
白面上就整很多规矩让你处处掣肘,黑面上还有各色人物上门碰瓷,就连某些普通老百姓,也愚昧得可以。
杨思源就听说过一个事,一个南方老板去东北投资建厂,白面黑面好不容易都摆平了,以为企业可以放心经营了。
结果所在村子的老百姓,也不知被忽悠的还是自发的,天天去厂子门口要钱。
你不给,人家也不闹,就往你门口一坐,几十个人坐一排,你门都出不去。
报警,JC也没办法,法不责众嘛,再说就算当时被劝走了,等JC离开了,他们又再回来。
你给钱打发了,过几天又来另一帮人,跟旧社会丐帮过年过节到大户人家门口唱莲花落一个样。
你还不能动他们,你敢动手,全村围你。
就这,还净有样学样的。
典型了为了一时的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发展,后来都不来投资了,搞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都往南边跑嘛。
北方这个时期投资环境确实没法跟南方比,环境变好一点,还得等五六年后。
杨思源敢在刘家村投资,一是为了姥爷,二也是想着回馈乡里,三嘛,自然也是想赚钱。
有姥爷在,他不怕村民来碰瓷,要真有一两个不长眼的,根本不用自己出手,酒桌上这些个刘家村的人,那都不是好相与的。
都不用姥爷扛着的大刀出手,下一辈这几个就能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所以,只要占股的比例不是很高,他并不是不能接受。
而且让镇上和村里占些股份,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乡镇企业在地方上本身也是有很多困难的,让他们出面解决,比自己来解决效率更高,能省不少麻烦。
“主任,这事嘛,我觉得不难。据我所知,那个外商其实是个华侨,并不是对咱们国情一无所知的老外。
让村里和村民占点股份,并不是不能谈嘛,只要把占股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我觉得他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刘发强等桌上刘家村的百姓,一听这个都喜上眉梢。
大家都知道参股的好处,年底可以分红啊。
这样一来,将来让自家孩子去厂里上班赚一份工资,年底还能有一份分红拿,这就太舒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