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伯(2/2)
燕善松了一口气,也笑道:“好的,风伯伯。”
在得知燕善要出走采药,风伯派出的两名年轻人跟随他。他们分别名为郭泊和南宫长秋。
郭泊是风伯部落里的“祀救”,专门管理村中市民上缴的贡品和祭品,对统计和布置的工作相当擅长。他本人胖胖的,经常一脸笑意地站在一旁,谦卑地拱着手。
南宫长秋是北方部落的难民,在五岁时被风伯收为义子,本是部落中的守卫。他嗓音粗重,身材高大,不苟言笑,腰间配着一把虎纹铜刀。风伯派了义子来跟随燕善,也说明了他对这位祭品的重视。
鲲鹏湖的周围皆是平原,在平原之外,西边为山峦,东边为丘陵。山与丘在南北相接,如同人的双臂将鲲鹏湖护在怀中。山间的溪流汇集在湖中,湖中之水又通过南边山丘接缝中的江流奔腾到海。
燕善通常在东边采药。不过自十二岁后,他便时常去西边了。
跟随燕善的二人本不待见他,南宫长秋尤甚。他们不喜欢这个十来岁的少年,因为他体弱多病,游手好闲。在他们看来,献祭这样一个无用的人是应该的。
可是渐渐地,他们发现了这个少年的宽容和善良。
他总是用笑脸迎接任何人。在郭泊患病时,燕善为他送上草药。在南宫长秋干粮不够吃时,燕善主动分出一半交给他。这并不是不识时务,而是以德报怨的大量。
渐渐地,原本只会不给好脸色的二人,彻底折服于燕善的人格魅力。燕善的人生虽短,但他的品质会在历史长河中永远闪耀。
于本人,燕善咳嗽的毛病还是相当严重,上山对他来说并不是件容易事,有时还得劳烦南宫长秋把他背上山。所以他通常天一亮便动身,回到家往往也到了日暮。这样的作息也是苦了郭泊和南宫长秋,有几次甚至是他俩举着火把在夜里将他送回家中。
新鲸落四年,仲秋七日,燕善遇到了一位奇人,有了一次奇异的经历。此后,这次独特的经历将给予他希望与力量。
这天正午,秋风吹拂,惬意宜人。山中林间,枫叶层层叠叠,纷纷扬扬。三人围坐着吃着干粮。燕善随手抓起一片枫叶,合着干粮一同咽下。
“叶片还是干涩,不过也许是秋天的缘故吧。”燕善自言道。
顿时,山林间冒出一阵嘻嘻哈哈的声响。燕善望向树顶,原来是三两只野猴子荡着树枝嬉闹。好像这些猴子也不是什么善茬,个个尖耳挠腮,竹清松瘦。
突然间,猴子们爬下树干,不由分说直接抢走了三人的干粮,然后纷纷奔走。徒留下三人目瞪口呆。
“死猴子……”南宫长秋愤然起身,拔出腰间的虎纹铜刀,直追那群猴子,誓要夺回干粮。
“今晚吃猴脑。”郭泊也撸起袖管,跟在南宫长秋身后追起了猴子。
只有燕善咳嗽了两声,笑了笑,坐在原地看着热闹。
陡然,地上的落叶卷起,成了一个人形,从中徐徐走出一名龟形鹤背,大耳圆睛的美髯老人。
老人见到燕善后哈哈大笑,大大咧咧地走上前。燕善习惯性向后躲了躲。
老人按住了燕善的肩膀,用另一只沧桑的手掌抚摸燕善的面颊。
“真是新鲜。”